他让计算机能和人一样识别事物 为企业带去数千万元收益

02.08.2018  07:32

廖晓峰

拨出电话,混沌保密通信技术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安全;打开自拍,图像边缘智能提取技术能更精确地识别出你的面孔;保存照片时,水印图像处理和密匙交换技术高效的为图像质量“保鲜”。这些让生活更美好地技术都出自拥有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名号的学者——廖晓峰之手。

灵感+攻艰=突破

廖晓峰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是研究人工时滞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系统理论、混沌密码及其应用研究。“您的研究预计能在未来让机器拥有情感吗?”“人工神经网络是把人脑解剖出来研究吗?”面对这些十分外行的提问,他感到了一丝苦恼。

在神经网络中,数据从一层传递到另一层,每一步都经历一些简单的转变,在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还隐藏着若干层,但其中往往找不出可被人类解读的规律,与输入或输出也没有明显的联系。

因此,不仅研究人工神经网络极为困难,解释研究内容也是一个难题。

但是,经过对来龙去脉的解释后,廖晓峰的研究变得十分形象。

当我们的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神经脉冲,神经脉冲会经由神经元传到脊髓,之后去到大脑内或肌肉,产生一系列反应。例如,膝跳反射便是神经脉冲经过脊髓传到腿部肌肉的结果。

廖晓峰从中得到了灵感,是不是也可以模仿生物上人脑的脉冲信号,将脉冲引入到神经网络中去呢?

由此,廖晓峰奠定了脉冲条件下神经网络联想记忆的理论基础,构建出了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脉冲神经网络比传统人工神经网络更能模仿生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信,能够进行复杂的时空信息的处理。

电子元件的限制和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使神经网络存在不稳定性。为此,廖晓峰还构建出时滞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应用上开辟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于是,基于以上成果,廖晓峰提出了开头的那三项创新应用技术,获得了每年一次的重庆市自然科学奖。

勤奋+情深=成就

廖晓峰说,自己年轻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网络,也借不到什么学术文献。那时候他空有一腔热情无处发泄,只好去图书馆抄“赶不上趟”的论文,自己在寝室慢慢琢磨。

情深”一词,是廖晓峰对自己学术研究态度的总结。

从1992年起,廖晓峰便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至今已26年。这26年里,一年365天,近360天廖晓峰都要泡在办公室埋头研究。

从早上七八点到晚上六七点,周一到周日,他总是在做学术,每天风雨无阻,甚至经常在梦里还能见到数学公式。

不在办公室,总觉得浑身不对劲。”廖晓峰笑道。

但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古板的人。年轻时,他喜欢打篮球,想过炒股、做经济,最后还是将自己人生的方向锁定在了人工神经网络。

现如今,每天晚上,他还会听一听英语,放一放音乐,放松心情。

廖晓峰介绍说,他已经培养了六七十个学生,其中十多个硕士博士,20几个教授,好多都是看着他的论文成长起来的。

他对学生的培养也十分用心,学生论文上,满是红笔的批注。

在廖晓峰的办公室里,椅子上是厚厚一打学生的文章,桌子上也满是大部头的学术书,和好几叠密密麻麻写着代码、公式的草稿纸。

如今,已经是人工神经网络领域他引排名第三的廖晓峰,还保持着手写算式的习惯,一张草稿纸总是会被他利用得一丝缝隙都不剩。

目前,廖晓峰在神经网络、密码学上的研究成果已经被重庆川仪总厂、重庆市气象局等多家单位用于现场信号的检测与自动分析、环境监测及预报专家系统的自动学习等领域,为企事业单位带来了数千万元的收益,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典范。

都市传媒记者 李晟 实习生 翁艾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