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主次干道的人行道 7月起实施“以克论净”标准

14.04.2017  08:29

4月12日,渝中区中山四路,环卫工人杨德凤展示3种不同的扫把。 

重庆主城区主次干道的车行道“以克论净”,今年7月起,还将把主次干道的人行道也纳入考核。昨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跟随市政工作人员一起体验“以克论净”。

干道灰尘 要做到“以克论净”

在现场,记者看到,考核人员在电脑上随机选择测量点。

根据要求,将分别收集称重记录1平方米内的积尘积泥和杂物,若称重的平均值超过标准,即可判定该路段作业质量不合格,并扣除该区该部分分值。

第一次实验在红锦大道。工作人员将1平方米的灰尘清扫起来,放上电子秤,虽然秤上有少许积尘,但电子秤显示重量为零。

第二次实验在中山四路,按照上述程序,电子秤显示的结果仍为零。

会不会是秤出了问题?

记者将普通的签字笔置于秤上,马上读出数值为8克,一支普通的香烟为1克。

“这说明这两地很干净,清扫维护很到位。”红锦大道是主城南北的重要主干道。龙溪市政环境卫生管理所副所长谭强介绍,这条主干道车流量大,环卫工人们需要错峰作业,以“洒水车+扫地车+人工”的方式循环作业,保洁工作会做到晚上12点。

据了解,主干道的车行道标准为3克,次干道的车行道标准为5克。

市市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起,还将把城市主次干道的人行道纳入考核。

扫把分三种 环卫工装备精细化

实际上,“以克论净”的背后是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

杨德凤是中山四路的环卫班长,从她的装备我们就能看出精细化程度。扫帚有5把,分别用于普扫、雨扫、晴扫,口袋里多瓶清洁剂可以分别处理不同材质的污渍,钳子、铲子、钢丝球、抹布等自然也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5把扫帚上都有小木签,可随时进行细微的环境作业。

中山四路的居民李永碧在此居住了30多年,她对这段路的环卫工作的评价是:“比自己屋头都搞得好。”

“环境管理是城市管理之母。”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市容环卫科科长潘洪林介绍,该区已经形成了三级管理、三级考核、三级培训制度,保证全域覆盖、全天候保洁、全过程监管。

主城开始“以克论净”以来,到今年3月17日,共随机抽取测点900个,实际实施480个,因雨未实施420个,达标测点452个,达标率94%,主要道路车行道平均积尘量也由开始实施时的5克左右,下降为目前的不足2克,次干道车行道平均积尘量也保持在4克以下。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新闻多一点>>

老旧社区环境整治 旧貌换新颜

背街小巷、老旧社区是市容环境的“里子”。

昨日下午,沙区新体村社区老院子小区,居民们在斑驳的树影下散步聊天。

这里曾经的样子,用老居民刘家凤的话来说,就是鸟都不愿来的地方。如今,小区外墙、窗户经过统一的整治,有了老院子的味道。

在背街小巷、老旧社区整治中,渝中区嘉陵桥西村是个典范。这里保留了浓郁的老重庆城市风韵,又富集抗战、统战历史文化资源。经过系统整治,电线全部集中装进铁皮箱,绿化带和人行道上没一点垃圾,古色古香的门牌店招、吸水防滑的行路砖,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居住小区,而是一处旅游景点。

我市计划再用三年时间继续对主城区的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周边等开展整治,基本实现主城建成区及所有集镇整治工作全覆盖,2017-2018年完成主城区116个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等周边)整治任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摄影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