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虫虫,飞……11471件宝贝背后的故事
上周,一次偶然,听闻一个惊人消息。经过两个半月悉心整理和分类,重庆自然博物馆这一次收到11471件昆虫和软体动物标本。这数目,显然庞大,一件一件人工统计而出,密密麻麻。
它们的存在,代表着何种意义?驱使记者去寻找答案。
蝴蝶心
推开那间20余平米的临时标本整理室,脚步自然放轻。一眼望去,上万件标本,层层叠叠陈列在红色标本盒中,布满房间各处。
掀开盒盖,只见耐晒、抗老化的硫酸纸,被折成三角形状,无比温柔地包裹着大量蝴蝶和飞蛾。它们体表所带的绒毛、触角、鳞片依然那么细微生动。它们双翅被轻轻对折,从浅白色纸张里,隐隐透出纯净的体态。而另一张桌面上的蚱蜢、蟋蟀、蝉等动物标本,被昆虫针固定在盒心,呈现出千姿百态。
上万件标本,陈列在标本盒中
5月25日下午,就在这个空间里,标本捐赠人出现了。他穿着格子衬衫,胸前挂着黑色挎包,有一双慈祥的眼睛。
他说,在他41年工作生涯中,有26年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度过,他是馆内一名文博研究馆员,今年69岁。他对本职、对单位充满感情。李树恒,就是他的名字。
1977年,他是重庆当年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学生。那个时期的渝州大学,有中文、化学、机械、医疗等专业,他却与生物学专业结了缘。经历下乡、当过仪表厂工人的李树恒,在1983年,成为博物馆工作者。
“自然界细微、基本的变化,总需要有人做记录,需要人密切观察。”李树恒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实际上,最令他心醉神迷的领域,跟蝴蝶种类研究有关。
他可以一眼认出凤蝶、粉蝶、斑蝶、眼蝶等种类区别;他会把每一双翅膀捧在手心,沉默而安静地注视;他会站在博物馆内的蝴蝶展厅,仿佛旁若无人的久久凝望。
他看着蝴蝶,我们看着他,很难猜测,那会是怎样一颗蝴蝶心。并且,如初心般不老,即便头发花白。
飞蛾扑火
标本的存在,令人好奇。李树恒说,人类生态环境、生态的生理状况,与地球生物密不可分。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以蝴蝶为例,这个堪称动物界中的小公主,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若不是认识李树恒,对于蝴蝶的了解,我们或许只会停留在表面。
原来,一个地区蝴蝶种类和数量,能反映出一片生态系统的状态。而蝴蝶的生存,主要依靠植物为食料,一旦植物减少或消失,对应的蝴蝶也会消失。
所以,收集昆虫标本,可以理解为人类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现象的一种监测。这种生物普查,与人口普查类似,需要年年岁岁代代坚持。
李树恒带着团队在野外寻找昆虫标本
为了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去端详这些生物,李树恒与同伴白天带着网兜,往开阔的丛林和高山里面钻,徒步,已成为日常。甚至进入无人区。
在静谧得可以听见心跳的地方,他们紧盯着枯木里的夹缝,踏寻潺潺流水的边缘。观察、记录、捕捉、拍摄、鉴定……并且,不愿错过昆虫成卵、成蛹、成虫等每个发育阶段。
他们,当然也是最懂森林之夜的一类人。尤其在鸟蝉、风吟、浪涌的每个夜晚,在帐篷和
民居里聆听森林的倾诉。其中,不知多少夜晚,令李树恒兴奋、难眠,那些挂在野生丛林的白布,总是打着亮光,等待着夜间飞行的飞蛾。
在他看来,这些趋于本能而追求光明的飞蛾,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自取灭亡,它们更像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去勇于献身的勇士。
9年
2008年至2017年,采集标本的过程,填满了李树恒退休9年来大部分生活。无论是与同伴同行,还是与家人出门旅游,亦或是独身远行,他持续在履行一种职责。
这些年,他参与了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项目,与同伴的脚步,留在了四川省长宁、万源,重庆市的北碚、城口、巫溪、南川等7个自然保护区。
对于采集标本中所受的伤,所历的险,李树恒不愿多提。一位扎根基层研究的人,宁愿一切尽在不言。
他更愿意聊聊蝴蝶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也是他,坚持对蝴蝶种类、习性的探索。
——蝴蝶多数种类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活动。
——一般蝶类喜欢独栖,斑蝶喜欢群栖。
——多数蝴蝶飞行路线,上午由山顶沿溪流向山下飞,下午则开始往上。另外,要是呈环形路线飞翔,或许是一种搜寻行为,例如寻找花蜜或寻觅可以冬眠的干燥树木裂缝。而当蝴蝶想要离开某个区域或逃离天敌袭击时,通常会采用直线路线飞行。
——雌蝶的逃婚本能颇为有趣,若遇见好几只雄蝶追逐求爱,待一起上升到高空时,雌蝶会突然挟翅而下,急速降落。此种逃遁,使雄蝶如坠迷途,雌蝶因而脱身。
李树恒研究发现,虽然蝴蝶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但在山城独有的地势地貌中,生活着一般蝴蝶中的所有种类。只要人们悉心保护家园,相信越来越多的美丽蝴蝶,将不请自来。
归宿
李树恒所捐的11471件昆虫和软体动物标本,其中一部分,是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嗣光和他,带领同学们共同采集来的。近几年,不少标本厂老板找到李树恒,试图出高价购买所有标本,李树恒毫不犹豫拒绝。
他说,谢嗣光曾是他学习生物学的启蒙老师,几年前去世。这些栩栩如生的标本,所蕴藏的科学价值,远超过他和谢嗣光的所学。所以,把标本留给后人、学者、同行,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于是,他在某个夜晚的台灯下,写下这样一份标本捐赠书:
“这批昆虫标本,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我很珍爱它。我愿将这批昆虫标本无偿捐赠,增加重庆自然博物馆标本数量和种类,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也是我对重庆自然博物馆,多年教育培养我的回报……”
临走前,李树恒示意我们先走,他要待在那间房,继续整理一生所爱的作品。
透过那扇门框望进去,他的背影,不禁让人联想到一本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海明威笔下的渔夫,即便浑身上下筋疲力竭,也要拼力战胜鲨鱼袭击,满怀信心地归来。
而眼前这一幕,犹如一本现实版的《老人与蝶》。耐人寻味,未完待续。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 摄影 李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