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新增24家企业 入围市级知识产权优势及试点企业名单

20.07.2015  10:05

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报道

近日,高新区植恩药业等5家企业成功入围第二批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墨希科技等19家企业成为第六批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它们的专利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在如何用好、用活知识产权这块资源上,没有主管部门的帮助,是无法取得贯标并申报相关专项资助的。”和航科技公司质量主管胡勇说。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社会公共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航科技去年已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帮助下登上新三板,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电梯安全类”和“消防安全类”两大知识产权体系,包括100余项各类专利和3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航也由此成为全市首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企业、全市首批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如今,和航科技建立了“研发-专利-标准-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推动专利向实用产品转化,专利的产品转化率达到90%以上。同时推动专利向标准转化,完成电梯安全类两个地方标准的编制和发布,消防安全类两个地方标准也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胡勇告诉记者:“公司能参与制定地方标准,大大增加了在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5666件和33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98件,发明专利授权30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1件。高新区对新认定的国家和重庆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和3万元;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30万元、5万元的奖励。重庆鑫源摩托车、梅安森、杜克高压、五九所等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企业,均享受了高新区相应奖励。

知识产权有杠杆效应,用好了可以大力促进企业创新激情。”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两年,高新区帮助亚德科技、汇贤优策、中元生物等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融资5000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瓶颈,同时推动墨希科技引入中国科学院专利技术成果,成功实现石墨烯薄膜产业化,促进了知识产权与资本、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同时,高新区还积极加强企业上市、挂牌的指导扶持,和航科技、和平股份、沃克斯、巨创计量、安运科技、万通新材、兴渝股份等7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挂牌数量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

目前,高新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4家,重点新产品336个,高新技术产品492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高新区已成为全市“技术、人才、资本”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