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写企划拉投资 这个小学班上有十多个董事长

10.03.2016  09:01

  同学们三三两两合伙创业,成立“公司”相互竞争,吸引老师、同学和家长投资

  昨天,沙坪坝育英小学5年级3班的刘东隅早早地来到教室,和他的合伙人完善“项目企划书”。上个星期至今,他们的公司在班上试营业收入了20多元,在昨天下午召开的项目推介会上,他们要和同班的另外十多个“公司”竞争,吸引老师、同学和家长进行项目投资。

  筹划各种项目

  刘东隅是“蓝天集团”的董事长,公司目前所经营的主要业务——果汁饮品,是通过他从妈妈那里拉来的10元投资起家的。

  课间休息的时候,刘东隅拿着一包所剩无几的某品牌果汁粉是很自信地表示,对于下午的推介会,他们毫无压力。

  这包果汁粉是刘东隅花了10元从超市购得,从上个礼拜公司开始试营业,他们的营业额至今达到二三十元。而且,他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同学们平时都自己带了杯子,学校也提供热水,要喝果汁的时候,他们可以来找我们,每杯1.5元。

  他们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比如哪个同学觉得果汁味太淡了,可以找他们再倒些果汁粉兑水。

  童创集团的项目企划书虽然是手写的,但是发起人的创意,却让人不得不点个赞。负责人陈佳怡介绍,他们的主营项目,是无毒无害的化学现象产品。目前开发的产品不多,简而言之,就是将苏打等材料打包制作成套售卖,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材料观察到系列化学反应。

  为了打消大家在购买时的一些顾虑,陈佳怡说,在创设项目之前,他们看了很多化学书籍,查阅了很多化学反应的资料,并做过相关实验,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希望让大家爱上化学,感受化学的奥妙。

  除此之外,同学们筹划的项目还不少。葛树翰准备和同伴开设一个贷款公司,“每周五,我们上午有一节足球课,下午有一节体育课,大家体力消耗很大,特别容易饿。”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如果他们需要买东西吃,又没有带钱,就可以从我们公司借钱。

  这些公司虽小,但组织架构、员工规章、价格单、产品优惠措施等一应俱全。

  体验各种社会角色

  千万别以为孩子们的想法只是简单的构思,在项目企划书上,他们都详细地说明了项目的竞争优势。

  陈佳怡认为,他们这个项目的最大优点在于竞争对手少,发展速度快,而且没有其他企业的阻碍。同时,作为易耗品,产品的销售量大。

  相对而言,“蓝天集团”的项目,可复制性太强,在班上的类似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为此,公司的“负责人”们想了各种招数来留住顾客。

  他们不时会举办各种抽奖活动,每周还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消费满一定数额可以办卡,同时可以积分。顾客们用手里的积分,不仅可以享受满赠,还可以参与积分返利。现在,班上已经有3个同学拥有了银卡。

  当然,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仍处于试营业阶段,“蓝天集团”不久前就遭遇了一场大的“人事危机”。

  合伙人小曹,在没有征得公司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和另外一家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没想到,这个协议遭到了全体成员的反对,最后,小曹不得不选择跳槽。因为违反了协议,小曹还必须承担100元的违约金。在经过多轮“友情”沟通后,100元违约金的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可能正是受此事件启发,在艺创公司的员工守则上,第二条专门提出:不可不经商议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第三条是:不可以偷懒,一旦发现,将会扣工资。

  设立基金开展公益

  班主任庞飞介绍,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本上,有一个章节涉及到超市,班上就设置了一个小超市。而这次的班级项目,就是在之前那个小超市的基础上升级换代。

  “学生们的视野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开校园公司能了解社会知识,积累未来走向社会的经验,学会沟通。”庞飞表示,这不仅是让每个团队实行公司化运作,了解市场规则,切身去感受一个小公司运营的不易,更是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自己去解决问题、面对问题,学会与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庞飞说,整个过程重在参与体验,各个公司的营业时间大都是在午休时间,不会耽误学生的正课。各个项目获得投资正式开始运营后,将成立学而乐班级活动基金,同学们赚的钱,一部分可以自己安排,同时也会用基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开公司当然会有亏有赚,学生熊昱晶说,“尽自己努力就行,即使生意亏了我也不吃亏,因为我学会了许多学校里没法学到的技能。

  家长说:老师要正确引导

  对于小学生们在班上开设公司,昨天重庆晨报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家长,看看他们对此有何看法。

  学生家长崔女士认为,学生利用空闲时间体验社会活动是个不错的想法,现在都在提倡财商教育,学生们既可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将知识活学活用。

  家长宋女士则担心,以小学生的年龄和阅历,不太可能理解商业的真正内涵,无法认知这些东西,只可能模仿商业表象。

  也有家长认为,“从小办些小事业”,也可为长大后办大事业打打基础。但前提是要有个“”,由于“搞事业”把学习给耽误了,得不偿失。

  专家说:体现一种创新精神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玮虹表示,从这件事,可以看到倡导老师的一种创新精神,贴近社会生活,希望学生开阔视野,培养核心素养。

  对于家长们可能存在的一些顾虑,王玮虹认为倒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他们身在其中,是否有收获。”王玮虹说,一个孩子的综合素养,不仅是成绩,家长们可以观察公司运营的实践效果,看孩子们各方面能力是否发生变化,再去进行评价。

  而从老师这个角度,还可以引入更多的教育内容,比如数学、写作、表达等能力的结合,尽可能穿插更多的综合能力培养。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