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用程度如何,你自己知道吗?

07.01.2015  08:48

话题

失信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一旦进了法院的失信名单,后果很严重。昨天,用了两个版讲述了因为失信没坐上飞机的故事,令人深省。不久前,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另外,重庆市工商局还透露,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二期将在春节前上线。在未来,信用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你的信用程度如何,你知道吗?(1月6日《今日早报》)

点赞 这是大势所趋

@快乐秦毅:信用体系的建立,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好事情,会大大提高社会的效率,减少我们很多的办事成本。建立起来后,没有信用的人将会日子不好过了。

@路末路: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大势所趋。因循守旧的,是会被淘汰的。是个不错的做法。

@随便起一个了啦:我觉得让电商大佬们来做征信,要比银行好得多,至少他们手里的数据资源没有银行那么单一,毕竟未来是一个大数据时代。

疑问 有无法律效力

@佛主保佑1:如果有人出100万想把信用不良记录抹掉能做到吗?怎么监管?

@襄阳雏凤:这些公司建立个人信用系统后,是不是个人可以免费查阅或打印,国家是否承认?有无法律效力?

@墨虎虾鱼:有些信用的东西,失信于人是不对,但也有逼于无奈,一时的失信。这样的操作,反而令有些人更难立足于社会了,而作出反常之行为。内心处,不是每个人都是故意之举。

建议 全面采集个人信用

@HAOZHENGDAO:人的信用较集中的表现在金钱和物质利益方面,但是也不尽然,所以还是广开渠道更加全面的采集个人信用才好,以便更加全面的反映一个人的信用情况。

@莫·白:央行的个人信用也存在信息滞后,银行信息不准确没有及时通知到位导致的信用不良记录。所以没有竞争的东西永远只是一个空的口号,必须引进民营信用制度,你不作为就由我来做。

诚信缺乏已成社会通病

信用危机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当我们环视我国市场交易的诚信现状,就越会发现诚信缺乏已然成为阻碍市场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的泥沼,就越期待引得源头活水来激浊扬清,越期待征信和相应惩戒体系的建立。而这种征信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有赖于国家层面的公示、制约、强制等惩戒后备,也有赖于市场经营者主体的参与和评价,同样离不开相关征信机构的大数据支撑。也正因为此,构建授权征信机构为中立评价机构,以市场经营者为参与主体,以国家司法惩戒制约为后备的综合体制可谓呼之欲出。

从微观层面,市场交易的信用程度越高,金融流通速率随之递增,信用贷款、微贷业务等等对于新兴的中小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来说更可谓引得源头活水来;同样,信用程度越高,市场交易就能起到自然净化作用,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必然减少,存活的优良企业也越来越多,种种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毋庸置疑。黄磊(法律工作者)

应当让信用成为财富

改革之道

目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但企业特别是自然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方式、金融交易方式都在大踏步往网络上搬家。线下经济金融活动已经逐渐在网络化。

金融的保证在于信用。只要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住金融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就能够把握控制住金融风险。

传统金融孜孜以求,却彻底把信用弄掉了、搞没了。从而使得金融交易成本畸高、效率极低、配置严重不公。中国目前最大的浪费就是对信用财富的极大浪费。如果信用成为财富,有信者走遍天下、融资贷款相当简单容易,就会形成一个正向激励导向:信用越好越有价值,价值越高促使信用越好。全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

通过高效、主动、系统化的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分析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应该成为中国征信系统的主流和主体。这是改善中国信用环境的难得机遇,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最大优势,也是从源头上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性重大工程。

余丰慧(金融工作者)

给当事人充分的知情权和辩解机会

编辑点评

让诚信者走遍天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但相关部门在对失信者作出处罚前,应当给当事人充分的知情权和辩解的机会,免得误伤无心之过和无奈之举。毕竟,全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