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逛的空港海宁皮革城是个冒牌货

21.04.2017  11:14

提起“海宁皮革城”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可是你逛的是真的“海宁皮革城”吗?那可未必。在第十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即将到来之际,昨天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2016年我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及典型案例。其中,重庆空港海宁皮革城就被真正的海宁皮革城公司起诉侵权。

空港海宁皮革城侵权 法院判决赔偿300万元

昨天,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李佳向记者介绍了2016年我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重庆空港海宁皮革城侵权知识产权。

重庆空港海宁皮革城市场为不少市民熟悉,也是市民购买皮革服饰主要卖场之一。它却因为“海宁皮革城”几个字惹上知识产权官司。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皮革城公司)主张“海宁皮革城”是其知名服务特有的名称。重庆空港浙商皮革城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港皮革城公司)在重庆市开办了空港海宁皮革城市场。空港皮革城公司在该皮革市场建筑物、微信号、网站等广告宣传中,使用了“海宁皮革城”、“空港海宁皮革城”、“重庆空港海宁皮革城”、“重庆浙商空港(海宁)皮革城”、“空港(海宁)皮革城”等标识、标语。

为此,2015年11月3日,海宁皮革城公司起诉请求:空港皮革城公司立即停止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使用“海宁皮革城”名称给海宁皮革城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1312.5万元,支付为制止侵权所支出的合理开支25万元。

2016年5月27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空港皮革城公司立即停止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立即赔偿海宁皮革城公司经济损失300万元(包括为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开支)。空港皮革城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过程中,空港皮革城公司未停止被诉不正当竞争行为。海宁皮革城公司为此提出二审阶段的诉中禁令请求,请求二审法院立即禁止空港皮革城公司的被诉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并提供了300万元信用担保。

法院二审维持了一审宣判结果,且当前季节(2016年11月中下旬)是重庆皮革服装销售旺季,若不及时制止空港皮革城公司的上述行为,可能对海宁皮革城公司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后果,在海宁皮革城公司提供适当担保的前提下,法院对空港皮革城公司的上述行为还发布了诉中临时禁令。

也就说,重庆市民之前逛的重庆海宁皮革城是山寨“海宁皮革城”,该卖场侵害了称海宁皮革城公司的商标权,存在不正当竞争。

数据

受理知识产权案件 数量同比增加超5成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喻志强介绍,2016年,重庆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4666件,与2015年案件受理数2956件相比,同比上升57.85%。审结一、二审知识产权案件4236件,结案率90.78%,与2015年审结数2603件相比,同比上升62.74%。新收知识产权一、二审案件共4421件,同比增长70.56%。

喻志强分析,从受理案件类型看,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案件大类型看,专利权纠纷、商标权纠纷案件增幅平稳,著作权纠纷增幅迅猛,涉KTV著作权纠纷仍然高发。第二,涉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案件开始大量涌现。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此类案件221件。第三,特许经营合同纠纷增长快。

保护

我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 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

喻志强告诉记者,重庆法院自2001年建立知识产权专门业务庭以来,通过各项审判职能的发挥,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走向专业化。

一是,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重庆法院立足现实、瞄准未来,成立我国首个基层知识产权专业法庭——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以公正高效的审判工作促进审判队伍的专业化。近三年,重庆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在西部地区位居前。

三是,通过知识产权审判职能创新为重庆自贸区的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涉自贸区纠纷制定统一的司法标准和尺度。

第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模式和跨区域管辖改革。喻志强提醒,2017年3月,最高法院作出《同意调整重庆市部分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范围的批复》,由渝北区法院(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市一中法院辖区内且诉讼标的额为3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沙坪坝区法院不再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市五中法院集中管辖辖区内且诉讼标的额在2亿元以下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以及诉讼标的额在1亿元以下且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重庆辖区或者涉外、涉港澳台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渝中区法院不再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原标题:你逛的空港海宁皮革城是个冒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