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供销社2015年春耕备耕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07.02.2015 10:52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一、春耕备耕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前部署春耕备耕工作。 新年伊始,市供销总社把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工作作为供销社当前主要工作任务来抓,及时向各区县(自治县)供销合作社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的通知》进行部署,进一步增强农资供应工作认识,加强市场分析,做好采购储备,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体系,强化诚信经营确保供应放心农资,不断探索农资经营新模式,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报送春耕备耕材料。以确保农资供应保质、保量、稳价,不断提高农资科技服务水平,巩固提升供销合作社在农资流通领域的主渠道地位。
(二)落实国家和市级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 督促市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了国家、市级化肥32万吨的储备任务,其中:尿素15万吨、碳铵5万吨、磷肥4万吨、复合肥4万吨、钾肥4万吨。同时储备2000万元农药商品。目前已投入市场化肥15万吨,到3月上旬全部投入市场。
(三)启动农资供应应急预案,实行主要化肥价格每周监测制度。 一是指导了市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做好农资供应应急预案,切实发挥农资商业储备保供稳价作用。二是加强了与区县供销社、市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沟通协调,保持信息畅通,从2015年2月1日起,每周四报送主要化肥价格表,随时掌握春耕期间农资供应和化肥价格动态。
二、市供销系统化肥储备情况
化肥储备充足,库存同比约有增加。全市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截止2015年1月31日,化肥库存为78万吨(其中:尿素29万吨,碳铵16万吨,磷肥9.5万吨,高浓度复合肥12万吨,低浓度复合肥6万吨,钾肥5.5万吨),同比增加4.1万吨,增加5.5%。目前,全市年农业化肥用量在250万吨左右,其中春耕生产用肥130万吨。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效益农业、安全农业等因素的影响,农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效低残留肥料需求增加,低效高残留化肥逐步淘汰,用肥总量呈现逐年小幅减少趋势。
三、市供销系统化肥价格情况
化肥价格平稳,同比有所下降。全市供销社系统主要化肥价格周监测表(2015年2月6日)显示,尿素零售均价1780元/吨,同比下降13%。碳铵零售均价755元/吨,同比持平。普通磷肥零售均价650元/吨,同比下降2.9%。高浓度复合肥零售均价2500元/吨,同比下降6.6%。低浓度复合肥零售均价1100元/吨,同比下降16%。国产钾肥零售均价2700元/吨,同比下降16.7%。化肥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国际、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的影响,从2013年起化肥价格一致处于下降通道。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打算
(一)开展春耕农资供应摸底调查。 计划在2015年3月上旬,由市供销总社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联系区县调研,了解农资经营企业化肥数量、价格及服务、供应情况进行调查指导,确保农资商品质优、价廉、保供落到实处。
(二)加大农资经营创新服务指导力度。 一是发挥供销系统620个庄稼医院优势。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跟踪服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用定制服务引导销售,形成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一条龙模式。二是鼓励农资经营企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出资参股、农资科技服务带动等多种方式,发展以农资科技服务为导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过去单一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程综合服务转变,从农资供应的中间商向为农业产业链条中的物流和服务商转变,与农民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三是积极开展农资电子商务。为农资生产商、经销商及广大农民提供客观、公正的综合信息平台,不断提高农资经营服务质量。切实推进农资经营服务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现代化。
(三)强化农资质量,积极参与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活动。 进一步强化农资诚信经营理念,建立完善和落实货源监管、进货查验、仓储保管、销售监控、网点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进销存各环节商品质量无缝对接,全链条商品质量无忧服务,形成农资商品可追溯机制,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配合农业、质监、工商、物价等职能部门,参与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活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07.02.2015 10:52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