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政策融合 保高质发展 促三峡库区移民脱贫与安稳致富同频共振

28.08.2018  12:13

  重庆将三峡库区脱贫攻坚与移民安稳致富有机结合,做到政策互通、措施精准、出战尽锐,在三峡后续工作中不断强基础、扶产业、抓培训、促合作,努力实现移民安稳与脱贫攻坚双推动、双促进。

  一、实施精准帮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原国务院三峡办在农村移民安置区实施以住房安全、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公共服务、村容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帮扶,每个贫困移民村可申报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精准帮扶项目,把三峡库区移民贫困村全部纳入帮扶范围。截止今年6月,已实施农村精准帮扶项目295个,下达专项补助资金21.07亿元,实现138个移民贫困村全覆盖。通过精准帮扶项目的实施,移民村实现人行路、院坝硬化、自来水三个到户,农村移民住房安全问题以及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已纳入2019年实施方案的农村精准帮扶项目138个,申请补助资金17.3亿元。

  二、扶持产业发展,促进移民增收致富。依托库区自然资源条件,在三峡后续工作中大力支持库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支持以柑橘、中药材、特色水果为主的种植业,控制性发展草食畜牧业和生态渔业。注重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财政投入资金股权分红,建立移民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截止今年6月,已投入3.1亿元支持库区发展柑橘、脆李等特色水果和现代农业试点,投入13.4亿元实施三峡后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119个。通过扶持农村产业项目,三峡库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移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三峡重庆库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45元,增长9.8%。

  三、开展就业培训,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坚持移民培训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在移民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上,优先保证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近年来,相关市级部门联合开展“基层卫生人员远程培训”、“三峡重庆库区文化人才培训”和“旅游运输服务”等培训,并通过“先招聘后培训”、“订单式培训”等模式,使培训与就业相互促进,培训效果不断增强。打造“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开办“SYB课程+电子商务课程”培训班,帮助库区特色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助推库区脱贫攻坚。针对库区有创业意愿和有一定创业能力的青年、致富青年带头人和返乡创业青年,采取“集中培训+项目路演+交流分享”的形式,开展技能大赛和库区青年创新创业培训,激发库区青年活力和内生动力。

  四、加大对口支援,推动对外经济合作。按照《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要求,以增强合作、“造血”帮扶为重点,加大人才交流和创新培训,提升库区干部管理水平。2014年至2017年,重庆库区共到位无偿援助资金9.59亿元、经济合作项目协议资金374.6亿元,开展培训132班次6560人次,干部交流87人次。依托对口支援平台,通过“支洽会”、“企业家”进库区等活动,多渠道宣传推介库区,促进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库区发展。目前,已有浙江华峰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广东雷士照明等1668个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库区。

  五、政策机制保障,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帮扶机制上,建立常态帮扶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工作推进。对深度贫困乡镇实行“市移民局局级干部定点联系、处室包干帮扶”,定期研究、对接扶贫工作;对贫困户实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制度,随时倾听贫困户的心声,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对库区深度贫困乡镇特色农产品,通过“农超对接”、“农厨对接”等手段帮助销售,促进群众增收。在项目规划审批上,对脱贫攻坚项目特别是深度贫困乡镇项目给予特殊倾斜、随报随批,并对有三峡后续结转结余资金的区县允许提前实施。在三峡后续资金的安排上,优先保障移民数量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移民安置村。(根据市移民局有关材料整理)

 

 

        政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