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四抓四促”工作机制  创新“五个一”党建工作载体

24.02.2016  11:41

    2016年2月23日,市司法局组织召开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6年律师党建工作。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律师协会党委书记蒋继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律师协会党委成员及20家联系点律师事务所党组织负责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永川区、北部新区司法局分管局领导共45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15年全市律师行业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在总结近年我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基础上,与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工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通知》,对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进行部署,创新提出了“抓教育促政治坚定、抓服务促发展升级、抓示范促执业提升、抓监督促行业管理”的“四抓四促”党建工作新思路,明确了党建工作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措施,狠抓律师事务所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务实推进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会议强调,今年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全面贯彻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四抓四促”党建工作机制的同时,重点抓好“五个一”创新载体,引领“十三五”时期我市律师工作的良好开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

   深入打造一批示范。 一是夯实律所党组织基础,坚持实行党建工作与律师管理“三个同步”机制,扩大律所党组织组建增量,巩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行业的全覆盖成果,优化律所党组织存量,按“五个规范”要求深入推进律所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二是深化律所联系点建设,集中精力、齐心协力把联系点打造成为“业务好、党建好”的示范党组织和标杆所。市级联系点从15家扩增到20家,每个区县至少要打造一个先进典型联系点,已有市级联系点的区县,原则上不再另设或新增联系点。三是创建党员执业示范岗,开展创建党员律师执业示范岗活动,在律所执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律师执业示范岗。年底,市级层面和区县要分别命名表彰一批党员律师执业示范岗。

   健全完善一批制度。 一是健全党组织参与律所管理机制,建立党组织与律所管理层就重大事项相互征求意见、参与重大案事件研究制度,健全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律所合伙人会议制度,健全落实党组织参与评先推优、年度考核评价、利益冲突审查、投诉惩戒和实习律师品行考核等工作制度,促进律所民主管理和规范建设。二是健全党组织与律所融合发展机制,推行党组织负责人与律所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普遍建立党组织与律所管理层定期恳谈、沟通协商、与党外律师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及服务党员、律师、律所和社会制度,推动律所的高阶段发展。三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群团工作机制,建立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定期开展律所党群工作活动机制,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建立党组织负责律所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的行业新风尚。

   集中开展一批培训。 一是开展党务骨干专题培训,举办“百名党建指导员进党校”培训班,召开律所党建工作现场交流会,组织律所党务工作者到党建工作联系点、市外律师行业和有关单位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二是开展律师队伍思想教育培训,分类开展律所主任培训,组织开展党员律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统战部门联合开展全市党外律师代表人士培训,建立实行对违法违规受惩戒的律师、律所负责人强制再培训制度,增强全体律师政治认同。三是开展党员律师优才培训,借助巴渝律师英才培养计划、青年律师阳光成长计划等律师人才培养项目和各类专业化培训平台,充分运用全国和我市专业人才建设重点项目及支持政策,制定实施“千名党员律师优才培养计划”,把党员律师培养成“党性强、业务硬”的专业服务人才。

   创新服务一批项目。 一是服务全面依法治市,深入落实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要求,全面巩固律师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全覆盖。推动建立律师参与各级党政机关重大决策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机制,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合作和对接服务机制,组建专家律师团为“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及我市经济建设重大战略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法律服务支撑。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承接跨国跨境业务,服务我市企业“走出去”、“请进来”。三是服务重点改革任务。围绕市委今年确定的15项重点改革任务,组织引导广大律师为党委政府统筹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为推进国企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农地入市改革、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等项目服好务。

   认真办好一批实事。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组织律师主动对接党委政府的扶贫工程项目,优化扶贫工程专项服务,为扶贫工程项目的实施护航。凝聚律师行业力量,组织承担一批帮扶项目,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组织由党员律师领头,选派或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恪守诚信的专业律师团队,发挥律师服务信访群众、评析信访案件、化解信访纠纷等“第三方”作用,促进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三是办好创业创新民生实事,开展“双创”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党员律师“双创”法律援助志愿行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撑起法律服务保障网。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面向基层和民生领域拓展法律服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