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本硕博连读保送清华 数学天才是这样炼成的

31.10.2022  10:30

近日,2023年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第一批认定名单公布,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初三学生何怀沙名列其中,即将保送清华大学进行本硕博贯通培养。他是如何学习数学的?他的成长故事中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呢?


学生


乐学善学


爱思考是最大“法宝


据了解,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球招收中学阶段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进行选拔及培养。该计划致力于在中国本土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并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基础数学及其相关应用领域发展的领军人才。“领军计划”自发布以来,每年第一批次招生规模在50人左右,被录取的学生在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八年制)就读,依托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进行培养,采用“3+2+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小小年纪为何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他是如何学习数学的?何怀沙分享了自己对于学习的一些感悟。“我们要学好就必须要做到对于学习有足够的热爱。”何怀沙说,热爱自己所学的学科以及学习的过程本身,如此,学习才能有无限的动力,并由动力进一步地推动学习的深入,“我们一定要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这样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学习中还需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不是指一些技巧上的方法,例如如何做笔记,如何做错题分析等等,而是对于思维习惯的方法,即顿悟的过程。”何怀沙总结说,如何才能顿悟呢?“我们对于一个问题重复再重复,努力再努力,最后处于一个放松的环境便可以有很大的概率顿悟,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或深刻的思考水平。


人的思考就像在一个装有球的袋子里把球抖出来,我们要想抖出球我们肯定要有球,这球是什么呢?这便是我们自己的积累,所以说,积累亦是十分重要的。”何怀沙告诉记者,积累的过程中要认同自己,得有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坚持不懈。“我们应有崇高的理想,以及一种敬畏一种认同,才能把握未来获得自己意义上的成功。


家长


帮孩子发现兴趣


培养他的自学能力


何怀沙对数学的热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父母从小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成长好似一棵树,我们为他枝繁叶茂而欣喜不已,一路历程,一路相伴,最后发现,唯有以爱同行,方能踏浪远方。”回忆何怀沙的成长历程,何妈妈说,作为家长,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


帮助孩子发现兴趣,顺势培养。“在他3岁前,我们都坚持自己带孩子。我们给孩子的玩具主要是乐高、金字塔和纸制拼图。一个新乐高,他可以坐半天不动直到完。”在孩子专注于自己的过程中,他们总是注意不要去打扰孩子,


培养他的专注力和空间想象力。怀沙3岁就可以看懂一些图纸。从那以后,家里买来需要拼接的东西,都是拿给他来完成,父母在旁边帮忙。


同时,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注重独立。“小学前,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很重要,我们给怀沙读书的种类不限,没有刻意只让他读某一种书。”何妈妈说,在2岁时,儿子便能背完儿童版的一整本唐诗,4岁时就可以独立看书了,不论在家还是外出旅游,他每天都会坚持睡觉前看一会儿书。


在广泛的阅读中,他读到了数学家的故事书、数独、数学思维等书,比如《举一反三》《华数杯》《华罗庚金杯》等。“三年级时,我骗他我们公司要考数学,让他教我数学。他很高兴地答应了,就这样,他每周都会利用周末时间给我讲一类数学问题。”何妈妈说,在讲授过程中,儿子也获得了更加清晰的数学逻辑,经过一学期的讲解,数学自学能力突飞猛进。


父母各自承担责任,陪伴引导。“作为母亲,我觉得在孩子3岁前,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我也是一直这样做的。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何妈妈说,儿子9岁开始,就是以父亲的教育为主,孩子在与父亲交流的同时能更多地学会男子汉的承担与责任。此外,他们还常常陪伴孩子行万里路,开阔眼界,并注重配合老师因材施教,家校共育。在学习中,常与各科老师沟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老师


成功源于对数学的痴迷


在班主任李志强看来,何怀沙的成功主要源于他自身对数学的痴迷、家长的理念和学校“特色课程培养体系”。


作为班主任,我的本职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促进孩子们综合素养的发展。”李志强说,他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坚定的热爱,他和孩子们一起读完了《丘成桐自传》,做了不少读书笔记,孩子们知道了丘先生伟大的数学成就,更被他的精神震撼,学习上更有动力,“未来,希望何怀沙同学也能成为像丘成桐先生一样伟大的数学家,为国家的发展助力。


(责编:杨强  编辑: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