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条例十周年:六旬重庆老人生活困境 通过信访获助

05.05.2015  09:53

  “为了我们小区的治安,这堵墙必须得修!” “墙修起来遮挡了我们的阳光,绝不能修!”……

  为了一堵墙的修建,前不久,荣昌县濑溪河畔南滨东路两个小区的业主发生了激烈争吵。主张修墙的天正河畔名郡小区是为了加强治安防控;但这堵墙的修建,又影响到一旁安置房小区13户居民的日常采光,对小区门面的经营也可能不利。

  这起矛盾引发业主多次聚集,也引起县政府负责人的高度重视。该负责人数次从中协调,最终促使问题解决:围墙尽量靠河畔名郡小区一侧修建;给予受影响的13户居民适当经济补助。

  既要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这就是信访工作的使命,重大而光荣。从2005年5月1日起,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正式施行,它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明确了信访人和信访职能部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一步规范了信访秩序。

  围绕《信访条例》的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的法治保障和制度建设。2009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重庆市信访条例》。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市先后配套建立了干部接访下访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20余项制度和办法,逐步构建起“畅通、务实、高效、公开”的信访工作新格局,《信访条例》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畅通信访诉求表达渠道,促进问题及时化解

  “生活实在是艰难,不然也不会给你们写信!”近日,万州区高峰镇洪安村62岁的张兴美老人给万州区政府负责人写信求援。老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和女儿女婿生活,前不久女儿查出患有乳腺癌,一家人的生活和医药费用全靠女婿一人打工维持。

  万州区政府负责人收到来信后立即安排镇里给予帮助,随后还专程到老人家里探望,送去慰问金;区民政局对老人的女儿给予医疗救助,区人力社保局帮助老人办理了特殊病种审批手续,高峰镇为其申报救助资金、帮助她们提出城乡低保申请。合力救助帮扶下,张兴美老人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

  一位普通的农村居民,给区长写信很快得到回应和关怀,这缘于我市信访件直接呈报制度的建立。信访部门将信访突出个案、群体问题等信访件,直接呈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阅批,推动问题解决。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各区县各部门负责人普遍遵行,使得许多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

  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我市着力打造信、访、网、电一体化诉求表达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市、区县均建成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相关职能部门动态入驻,为信访群众提供温馨的诉求表达场所;部分区县群众写信反映问题还一律免贴邮票。今年以来,借助新开发的重庆市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全市全面推行“阳光信访”,来信、来访和网上信访的基本信息、处理环节、进展和结果通过互联网公开,方便群众查询评价。

   变被动回应为主动走访,把问题发现化解在基层

  近日,渝中区委负责人出现在七星岗街道捍卫路社区银中大厦的院坝内。新德村197号楼的居民老肖一个劲地向他反映,小区内180多户居民没有活动场所,而且乱停车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大家出行。

  “老肖,你的问题我都记下来了,我们尽快摸情况,拿出解决的办法。”一个星期后,老肖反映的情况基本得到了解决。

  在渝中区,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社区工作日”。定期走访群众,搜集意见促成问题解决,成为了“必修课”。以前群众跑路,现在干部跑腿,一大批具体问题化解在基层。

  除渝中区“社区工作日”以外,还有合川区“村居民开放日”、江津区“群众院坝会”、大渡口区“民生服务团”、沙坪坝区“一线工作法”、綦江区“干部赶场”、云阳县“民生面对面”等干部下访群众机制探索。

  《信访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群众,明确规定市领导每年接访下访群众不少于2天、区县领导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干部每周至少1天。每年全市10万名干部参与下访群众工作,处置各类矛盾和问题20万余件次, 90%得到了及时化解处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