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这些“老重庆底片”即将本色回归!

25.04.2018  18:10

 “修旧如旧

 是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的

建筑遗产保护理念

其实修旧如旧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让文物或建筑的历史风貌

原原本本的传承下去

更是为了在一轮轮的“造城运动”中

保护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建构集体的文化认同

重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留住城市传统记忆

正在这座城市逐渐成为共识

一些极具特色的“老重庆底片

随着“修旧如旧”的有序推进

开始重获新生,焕发活力

他们即将从史册县志的记载与描述中

跃然回归我们的现实世界

巴县衙门在今年底又将“升堂

    拿着状纸的百姓站在堂下,面对坐在公案后的县太爷,伴随着惊堂木“”一声巨响,威武之声响彻整个衙门....

    几百年前的这一幕即将回归,巴县衙门有望在年底重新“升堂”, 这座曾经数百年时光里重庆城的政治中心,正在开始它的重生之路。

    历史的印记

    巴县衙门是重庆老城现存最后一座衙门,作为南宋、明、清三朝衙署所在地,曾一度荣耀非凡。

    据史料记载,巴县始建于北周武成三年,至今已有1457年历史。而现位于望龙门的巴县衙门旧址,在康熙六年(1667年)为知县张冉所建。后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王尔鉴进行改造,堪称当时“最牛”衙门。

    据《重庆府治全图》显示,巴县衙门当时至少有20多间房子,围成三个四合院。其中大堂三间,中间的大房子有4根门柱,至少200平方米。而这些老建筑早已无处可寻,目前巴县衙门残留的老房子,是当年衙门衙神祠的所在地。

    虽然旧址已没有了当年的气派与辉煌,不过仍能看出老房子的“讲究”: 檐上精美的雕花、繁复的撑拱木雕、清晰可见的木质构件上的图案、熠熠生辉的部分表面镏金隐约显露出这里曾经的辉煌。

    现状速览

    目前巴县衙门旧址,已完成保护修缮方案。修缮工作将以原建筑形式、原建筑材料、原建筑工艺为原则,还原巴县衙门的原貌。

    不仅缺失的巨大木柱将被逐一复原,精美的雕花也将按照对仗原则,在工匠们手中被再次雕琢而出,甚至连早已不见影踪的贴金照面雕花弯弓门和弯弓月芽挂落都将再现。

    不久的将来,巴县衙门将作为南宋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的一部分,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修缮完毕后,渝中区文管所还将在巴县衙门内布置展览,重新打造当年县官审案的情景。从而让更多市民了解巴县衙门的历史,感受绵延千年的重庆行政中心风貌。

金刚碑古镇即将原真呈现

    1937年,一位穿长衫的长者从南京乘船前往重庆,他从重庆换了小火轮沿嘉陵江逆流而上,终于在一个峡口靠了岸,几个操着浓重重庆口音的挑夫立即包围了这位穿着长衫的人:“老板儿,要棒棒儿不?看你这副打头就晓得你是读书人。您这是要去金刚碑么?”这位学者就是梁漱冥先生。

    作为重庆重点传统风貌区之一,金刚碑正在一点一点恢复它的生气,金刚碑古村落的修缮将保存原有街巷格局,所有巴渝民居修旧如旧,连青苔都保持原貌。不久的将来,这里有望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网红“目的地”。

(艺术作品里的金刚碑)

    历史的印记

    金刚碑镇,原是古渝州最偏远的山村,早在清朝年间,缙云山南坡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需经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转运煤炭的水陆码头和中转站。

    历史上的金刚碑镇,有一条用青石板铺成宽2米、长5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两旁的青瓦房随蜿蜒曲折的山势延伸。金刚碑从康熙年间兴街,至今已有300多年沧桑历史,这个背山临水的小镇,曾经商号客栈茶楼林立,沿村河岸商店货栈千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一派兴盛景象……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更加有名了,一时名人云集,人文荟萃,酒旗招展,把金刚碑的繁荣推向了顶峰,曾经有一百多名文人墨客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老舍的名作《四世同堂》在此创作完成,教育家梁漱冥亦在此兴办了“勉仁书院”。

    现状速览

    经过半年多的建筑考古、历史照片还原和文史资料参考,金刚碑修缮将保存原有街巷格局,不仅针对8处12栋文物,所有巴渝民居修缮修旧如旧,做到屋顶不落地,房屋青瓦上的草也尽量修整后保持原状,地面石板上的青苔也尽量保留。

    金刚碑还将恢复轮渡,与江岸对面的朝阳化工厂旧址、禅岩寺、张飞古道相连;通过栈道连接到澄江;还计划兴建过江索道和二岩相连,形成一条观光游览环线。

    不仅如此,有关方面正在协调,以后金刚碑还有可能开通游船、画舫与朝天门、磁器口直接往来,形成新的“两江游”路线,再现金刚碑作为水陆交汇码头的繁华。

    金刚碑古村落核心区有望明年8月竣工,整个项目2020年完成。

东华观藏经楼缓缓掀开面纱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期,对生活在重庆府的老百姓来说,有一项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就是前往东华观进香祈福。

    东华观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极盛时期规模宏大,巍峨壮观,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仅存藏经楼一处建筑。目前正向全国征集藏经楼陈列布展设计方案,在布展完成后,位于渝中区凯旋路上的东华观藏经楼预计最快年底正式对游客开放。

    历史的印记

    东华观是当时重庆府地区建筑最早的全真龙门派著名道观,当时的东华观背靠现在的新华路,下临长江江岸。东华观共有殿宇三重,内设九个殿堂和藏经楼,极盛时期的东华观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来此进香挂单的道士及居士多达千余人。

    后来,因为遭遇大火及侵华日机的轰炸,让原本鼎盛的东华观只剩下藏经楼、灵宫殿两个殿堂。而历经历史演变后,仅存前殿藏经楼,面积约200多平米,是主城区现存最古老的木质建筑。

     现状速览

    穿过繁华的解放碑,顺着渝中区凯旋路往下半城走,在凯旋路中段拐弯处,掩映在喧嚣都市中的重檐歇山式建筑,即是不久前修缮完工的东华观藏经楼。

    历代整修,整体建筑仍保留明代和清代建筑典型特色。而本次“修旧如旧”修缮第一原则是原汁原味,古法修复。

    东华观藏经楼,除了门窗,整个建筑主体没用一根铁钉。而这次修缮也遵循这一建筑风格,未使用一根铁钉。按照建筑原有榫卯结构进行,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精巧。

    修缮后的藏经楼部分老瓦面,用的是原来建筑上的明代灰筒瓦,新瓦面、虎头瓦当和蝴蝶水滴根据现场挖掘到的明代物件订烧复制。精致的虎头瓦和栩栩如生的蝴蝶为修缮后的藏经楼平添不少灵气。

    建筑内部保留了许多明清建筑构件。在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固之后,文物部门对藏经楼进行编号拆卸。对老建筑上的构件和装饰进行化学保护,原貌原工艺修复。

    如今,原本残破不堪的东华观藏经楼已基本完成修复,渝中区决定利用文物及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成果,在展示文物建筑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室内外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将其打造为适合市民休闲及参观游览的城市文物景点,因此已启动东华观藏经楼陈列布展方案征集工作。

    最快年底,市民有望与有着七百余年历史的东华观藏经楼见面,感受与道教相关的传统文化。

太平门、人和门重焕历史之美

    公元1371年夏,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大兴土木,在宋城基础上垒石筑城,重庆古城便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及城墙。如今,仍然保留下来的古城墙,或散落在街边及沿江一带,或隐匿在堡坎、基石内,满载岁月的尘埃,与繁华毗邻,却鲜为人知。

    在渝中区望龙门四方街太平门大码头一带,太平门、人和门两大城门及两门之间的旧城墙,在阳光里散发着沧桑之美。当年穿过太平门,就是重庆城最繁华的四方街和白象街,而今后,市民可以重新在城墙上“漫步”,远眺白象街的繁华……

    历史的印记

    处于重庆府署所在地的太平门,因其是整座城市的政治中心,自宋末定位后便一直没有变动过。因此,重庆的城门按过去的数法是以太平为首,依序按反时针方向绕城一周。

    而太平门附近的繁华,在重庆开埠时期达到了顶峰,这和门内白象街的兴起息息相关。《市中区志》如是写道,“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在下半城,原重庆府署改建的商业场(白象街附近)成为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人和门,居太平门与储奇门之间,出双巷子南口对面的堡坎,就是人和门旧址。人和门面向长江,门宽近三米,呈圆形拱卷,有城门的形制却常年不开。

    重庆目前保存较好的有4座城门,即东水门、通远门、太平门、人和门,其中只有人和门为闭门。站在人和门前,可以发现闭门仅具有门的形态,不具有门的功能。“”的内部被条石塞满,并不能通往城里。

    太平门至人和门两门之间的城墙残长约546米,包括露明城墙6段约482米,掩埋城墙4段约64米,文物遗存30余处,包含城门、城墙、道路、排水沟、水池、井、柱洞等各类遗迹,其中太平门、人和门两座城门遗址是重庆城门遗址的典型代表。

    城墙年代涵盖南宋、明、清多个时期。经考古发现的太平门古城门是太平门的内城门,门额上曾有“拥卫蜀东”四字,门洞内部高5.1米、宽4.4米。曾刻有“太平门”三字的外城门,即瓮城城门,早已不见踪影。

    现状速览

    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及城门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太平门的外城门将在距内城门40米左右的地方复建。

    未来太平门至人和门段还将建步行系统,步行系统将保留城墙原有步行通道约476米,还将新增一段长约20米、宽度不小于2.5米的步行通道。其中,太平门城墙段对外步行接口共有两处,分别接白象街和四方街。

    届时市民可在修复后的城墙顶部漫步,市民可以沿着该段城墙顶部漫步,感受重庆古城墙的历史沧桑之美。

看得见历史

记得住乡愁

引领着未来

一座城市的魅力

不仅体现在城市的现代化气质

更在于她的历史印记与文化底蕴

让我们静候 “修旧如旧”的修缮工作

带给这些重庆“老底片”的重生……

编辑: 王龙博
重庆主城区最古老木建筑年内迎宾 至今700余年
  穿过繁华的解放碑,顺着渝中区凯旋路往下半城走,人民政府
重庆检察机关首次对监察委移送案件提起公诉
    新华网重庆4月19日电(赵紫东)近日,新华网
重庆主城区最古老木建筑年内迎宾
穿过繁华的解放碑,顺着渝中区凯旋路往下半城走,重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