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建立健全四大机制整体提升教师素质

07.11.2016  17:43

 

一是补充机制。 近3年来,每年新增教师编制300—500名,安排70%以上的新教师补充到农村缺编及学科紧缺学校。 二是 培养机制。 大力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小学全科教师80名;建成梁显政等9个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共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50余名;每年安排800多万元培训经费,近3年培训农村教师达8.67万人次,培养教学名师46名、市级骨干教师106名、区级骨干教师424名。 三是 交流机制。 严格执行教师晋升高级职称、评选名师和特级教师必须具备两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规定。2015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占11.7%,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21.3%。 四是 激励机制。 每年安排1.68亿元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拨付2100万元落实乡村教师每月500-980元的岗位补助;近3年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983套;每年评选表彰“农村优秀教师”100名、“师德标兵”60名,不断激发城乡教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