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儿科医生缺口约1200余名 主要集中在二级医院等

21.02.2016  10:20

   儿童医院,一个小患者趴在父亲背上等候领取检查结果。 本报记者 杨新宇 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输液室,挤满了患儿和家长。

  娃娃看病难?重庆儿科医生缺口大约1200名,看病排队两三小时是常态

  医生不够用?一医生一天看62名患儿,部分区县医院儿科多年未增人手

  未来咋应对?停招17年后,国家卫计委欲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本科招生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肖农教授的工作台上,摆着一个装满水的保温杯,但实际上,一个上午,他都没顾得上喝一口水。病人一个接着一个,门外还排着队,在等病人的间歇里,用仅有的几秒钟时间,他伸了伸腰。

  看一看电脑记录,一天下来一共有62个病人。一般一个孩子都是两个家长陪着就诊,尽管肖教授十分理解孩子父母都想多问问医生的心情,但看见后面等着的其他孩子和父母,他只能用最精炼和准确的语言与家长们沟通。

  肖教授的工作状态,正是大多数儿科医生工作的缩影。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医院传出儿科停诊限诊消息。在国家颁布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之时出现的“儿科医生荒”现象引发热议。

  对此,国家卫计委官网18日发布“科技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将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这意味着,从1999年起停止招生的儿科学专业,将有望在时隔17年后恢复本科招生,各界对此高度关注。这也是有关部门首次明确对恢复儿科专业的呼声进行表态。

  在重庆,“儿科医生荒”又存在怎样的特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教授表示,重庆儿科医生数量总体不足,但“儿科医生荒”更多地表现在儿科医生区域分布不均衡、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延时等方面。

  患者急

  1月23日,重庆罕见地下雪了。陈先生发现女儿感冒了,还不停咳嗽,家里人不敢耽误,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孩子赶到重医儿童医院。“一挂号,前面还有30多个患儿!”陈先生说,3个多小时排过去,看病时已经到了中午。

  等一两个小时,几乎是儿科医院看病的常态。上海新华医院甚至贴出通知,儿科急诊等待时间可能要超过6个小时,有发烧症状的患者请先服用退烧药,降温候诊……

  而在去年12月,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贴出通知:除危重症的患儿之外,儿科普通门诊、急诊暂停服务。

  前不久,成都七医院由于人手不够,关停了深夜儿科急诊。

  网络文章《各大城市医院儿科纷纷瘫痪》引发热议,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的统计,对照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患者1:1000的配备标准,中国儿科医生的短缺人数至少达到15万。同时,也有专家推测,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在20万左右。

  缺口1200余名,主要集中在基层医院

  医生缺

  “等到了二孩政策,又碰上儿科医生紧俏了……”“现在好多家庭就一个宝宝,不到儿童医院看病哪里能放心”“儿科医生荒”也让不少父母担忧起来。

  在重庆,“儿科医生荒”是否存在?

  数据显示,全市共有实际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儿科医师4778人,其中专职儿科医师2082人(43%),兼职儿科医师2696人(57%)(主要为内儿科兼职)。根据国家儿科医师配备标准每千名0-14岁儿童拥有1名儿科医师,按重庆市共有0-14岁儿童600万计算,重庆市约需要6000名专职医生,因此儿科医生缺口1200余名。这个缺口主要集中在二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教授介绍,重庆儿科医生数量总体不足,但与其说“儿科医生荒”,不如说更突出地表现在儿科医生区域性数量分布不均衡、工作压力突出、工作时间延时突出等方面。

  有的区县级医院儿科,医生多年来仅有十几人,却要服务十万以上的儿童。而社区卫生院的儿科专科医生更是稀缺。一方面,基层儿科医生超量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分级诊疗仍没有全面实现,部分基层儿科医生对复杂性难治疾病的诊治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家长不辞辛劳带着孩子到大城市就诊,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儿科“就医难”。

  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风险和压力。

  一名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小儿科患者基本不能完整表述病情,因此被称为“哑科”,这就要求儿科医生的技术水平高。儿童病情变化“急和重”都让儿科医生的压力倍增。

  在记者体验儿科医生工作的半天时间里,儿童医院康复科肖农教授几乎没有挪动过位置,患者一个接着一个,也没顾上喝水、上厕所……仅有的放松,就是在等待患者的间隙,伸了伸腰杆。

  “儿科医生荒”如何破? 源头治理+培训“输血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年一些医学院已经开始尝试恢复本科培养儿科医生。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12年开始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只是由于国家政策里面没有儿科专业,只有临床医学专业,所以专业名称叫作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

  实际上,招收的学生不是很多,每年保持30人左右。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也表示,如果儿科学整体环境不改变,虽然招收了30个学生,但可能也不是所有学生毕业后会真正从事儿科。退一步讲,每年30个名额,也远远满足不了儿科实际需求。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也从2015年3月起恢复了本科阶段的儿科学专业,但目前尚未面对高考统一招生,生源来自于校内的专业调整。

  李秋副院长说,应对儿科医生荒,一是补充基层儿科医生数量,加大儿科医学生的源头培育。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加大儿科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培养,一名合格儿科医生的成长期需要15年,由医学院校培养的源头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第二,通过规范化培训“输血”,提高儿科医生的诊治能力,这是实现分级诊疗和解决“看病难”的良方。

  李秋副院长说,只有基层儿科医生的数量和结构强大了,病人才会留在基层医院,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医改要求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对病人的分流分级就诊来破解“看病难”和“医生荒”。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