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私拿100元 父母教育方式分歧口角动手

30.10.2015  12:22

      中新重庆网10月30日电 (通讯员 刘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重庆大足的一对父母就因为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分歧而大打出手。民警在调解过程中,提醒夫妻避免过激言行的同时,也应理性对待孩子私自拿钱的问题。

      10月28日10时许,大足警方接到家住大足区拾万镇张女士的电话报警,张女士在电话中哭哭啼啼地诉说其被丈夫韩某殴打,要求民警教育教育丈夫。接警后,拾万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查看情况。

      在现场,民警发现报警人张女士坐在石梯上哭泣,左脸红肿,其丈夫韩某站在一旁,衣衫不整,左小臂裸露处还有两排鲜红的牙印。夫妻二人在现场仍在相互埋怨,争先恐后向民警表达着不满。民警询问夫妻二人得知,夫妻打架竟是因为教育孩子意见不合引发的。

      当日早上,张女士发现放在家中的衣服里不见了100元钱。张女士奇怪家里又没有生人进入,怎么会平白无故少了钱,怀疑起可能是7岁大的儿子小星拿走的。于是张女士告知丈夫韩某情况后,两人当面质问小星是否未经家长许可悄悄拿过家里的钱,小星很快便承认了拿钱的实事。

      张女士询问小星钱的用处,小星回答已经拿钱买了玩具。张女士听完儿子回答,瞬间被儿子的行为气得火冒三丈,当着旁人的的面吵骂小星,“没经过同意,拿就是偷。懂事的孩子都知道花钱买书学习,你就知道玩具。”张女士说着又顺手一巴掌打在小星的脸上,小星脸上立马出现了掌形红印。

      站在一旁的丈夫韩某见儿子痛哭流涕,指责张女士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粗暴,这样起不到多少作用,还伤害了孩子自尊心。张女士本来就还在气头上,见丈夫非但不站在一边说话,反倒帮起了孩子,更是火上浇油。张女士与丈夫韩某你一言,我一语,从争论孩子教育问题转移到相互指责谩骂上来,最终双方没有控制住情绪打了起来。

      在民警的劝解下,韩某、张某夫妻二人认识到相互辱骂和殴打的错误,表示愿意重归于好,共同教育好孩子。针对孩子私自拿钱的行为,民警结合处警经验,提醒夫妻二人:一是对于孩子的过错,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打骂是最坏的选择,打骂孩子不仅破坏了家长与孩子的正常沟通,还可能涉嫌违法。二是孩子私自拿钱,从法律和道德上都不建议以“”来定性,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后容易给孩子增加过大的包袱,产生反叛心理。三是当孩子出现私自拿钱的行为后,要及时了解孩子拿钱的原因,如果是正当的用途应尽量支持,如果是不正当的用途应尽量耐心开导。四是可以设立少量零花钱,引导孩子有计划地用钱,既能培养孩子独立支配生活的意识,还能满足孩子大部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