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养生旅游地方标准在渝发布

21.08.2015  11:19

      重庆市发布全国首个养生旅游地方标准

   气温不超29℃ 本地特色食品不少于5种

  疗养游、清肺游、空气浴……近年不少旅游景点、公园、度假区纷纷推出系列养生套餐,可最适宜养生的旅游区如何界定?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我市起草的《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地方标准,在今年7月底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现场验收,并获96分高分。

  据了解,由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质量技术监督局万盛经济开发区分局、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局、重庆养生学会共同起草的《生态养生旅游景区》地方标准,于2012年12月在万盛黑山谷景区启动试点,今年7月底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验收涉及黑山谷景区原生态资源保护、游客服务中心硬件设施、索道及观光车安全检验、暗访景区人员服务质量等方面。该景区为游客办理免费健身卡、增设维权服务中心站、新增寄存免费及遗失理赔等配套项目,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

  市质监局介绍,这既是我市,也是全国发布的首个养生旅游地方标准,有望作为蓝本向全国推广。“下一步,一方面对标准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准备面向旅游行业征集意见,赞成率超过80%,就可上升为行业标准。”重庆质量技术监督局万盛经济开发区分局质量科科长文宽林称,游客也可以按照这些标准,对景区进行视觉、嗅觉、感观方面的评判。

  对此,重庆晚报记者从标准中筛选出部分内容,供市民参照身边景点的养生程度。

  生态方面

  1、古树和原生植物群保持良好,核心景区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于95%、一般景区不低于85%、服务区不低于70%。

  2、无捕猎和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行为。

  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不低于5000个/ 。

  4、核心景区环境噪声昼间不大于45分贝(相当于室内谈话)、夜间不大于35分贝(犹如轻声絮语)。

  5、一年中气候舒适旅游期(温度12℃—29℃,湿度35%—65%)不少于150天。

  6、垃圾及时消毒无异味,餐饮、住宿、游览船不向水中直排垃圾。

  配套方面

  1、本地特色食品不少于5种,并有文献记载。

  2、遵循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出空气浴、温泉水疗等养生项目。

  3、景区道路按交通路、生态路、健身路三方面建设,交通标识、安全标志明确无误、具有艺术感。

  4、提供无障碍残疾人出入坡道、专用卫生间,配备轮椅。

  服务方面

  1、游客中心设有咨询岗,设有电脑触摸屏、电话咨询等服务。

  2、建立游客投诉意见档,专人处理并反馈。

  3、导游持证上岗,普通话达标率100%,其他人员运用普通话交流。

  4、 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医疗设备。

  5、景区全覆盖监控系统及广播设备。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