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职业公众形象调查 过半市民不满导游只带客购物

02.05.2015  09:38

  “五一”小长假忙着旅游出行之际,也别忘了劳动节原本的含义——庆祝劳动者的辛勤工作。零点调查4月30日发布了对企业家、警察、中小学教师等十大职业的调查,盘点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者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皆美。

  日前,零点咨询发布的十大职业形象调查显示:“企业家=唯利是图的投机者”的看法已经淡去,仅两成公众认为导游推荐的食宿地点或项目性价比高。此外,80.5%的受访者愿意孩子将来从事律师职业。

  企业家

  “暴发户”形象已淡去

  “中国企业家在公众心目中印象如何?”调查结果显示,有领导力(40.2%)、有远见(36.6%)和勤劳(35.7%)是他们的三大标签。相较而言,“企业家=唯利是图的投机者”的看法已经淡去,仅一成多受访者对企业家的印象是善于投机(19.7%)、野心勃勃(13.3%)、黑心(11.2%)、吝啬(10.4%)。

  声音

  昨日,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发现,在他们印象中,现在的企业家更为低调、勤奋,也更具亲和力。家住大坪石油路的刘雨婧,目前在一家传媒文化公司工作。“以前印象中的‘土老板’,都有爱慕虚荣的心理,抑或是与他人攀比谁更有钱。事实上,接触过才发现,他们很努力、很谦虚,越来越注重与时俱进。”刘雨婧说。

  今年53岁的沙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担任重庆某线缆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前创业时都是靠自己用心揣摩、思考,但还是感觉缺乏系统的认识。”为此,沙先生经常会跑到大学里旁听管理类相关课程,或参加一些企业家沙龙,“通过学习,能避免决策时出现一些不必要偏差,少走弯路,少吃亏。

  ●专家点评 重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光云表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家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以前很多的企业家为了财富的积累,责任意识相对淡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家们的工作目的和个人需求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也更加好学。

  导游

  过半人不满只带客购物

  调查结果显示,57.9%的公众认为导游对景点有深入、专业的了解。不过,仅有23.8%的公众认为导游推荐的食宿地点、购物地点、自费游玩景点或项目会比自己找的性价比高。最令公众不满的行为是“导游带客购物、参与自费项目收取提成”,68.8%的公众表示此举“违反职业道德,应坚决取缔”。

  声音

  “导游一直向‘钱’,从一上车不是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是一直在说海南的水晶如何的神奇,说完后又向我们推荐了几个自费项目。”家住江北区的全职太太王琳刚从海南旅游回来,这几天的旅程令她非常的不满意,“有些旅客表示不想去玩,导游的语气顿时就变了,我们只能勉强参加那些项目。在我们旅客感觉中,导游就是一个产品推销员或者说是几个产品的推销员,这样的导游称职吗?

  ●专家点评  来自重庆江津的陈丽是有着十几年经验的导游。陈丽认为,导游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洁身自好,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修养,抵触各种不良诱惑,“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要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要注重向周围的人学习,包括接触到的游客,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律师

  “善辩”是公众最深印象

  调查结果显示,“善辩”是律师留给公众最深的印象(59.1%)。除此之外,“机智”(39.5%)和“勤奋”(39%)也是公众频繁提及的律师印象。其中,近两年和律师打过交道的公众对律师的“机智”(51.4%)尤其记忆犹新。此外,80.5%的受访者愿意孩子将来从事律师职业。

  声音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衣着端庄的律师们,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替受害者洗清冤屈时,我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今年34岁的朱亚辉,家住南岸区,孩子今年刚满6岁,“我希望在将来,我的孩子也能够成为一名律师,替受害者伸张正义,让害人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记者采访发现,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因人而异。西政商法学院教授邓宏光说:“相比较律师,我更愿意孩子像我一样,做一名大学老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学识,受到的约束还很小。”邓宏光认为,律师行业竞争很激烈,他不愿意让女儿从事这一行。

  ●专家点评

  “律师的工作常常特别忙碌,其状况往往是手头上同时有好几个亟待处理的案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昨日,重庆锦扬(江北)律师事务所潘兴旺律师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要正确认识律师这个职业,由孩子的成长情况而定。

  中小学教师

  八成家长担心忽视孩子

  对中小学老师的印象也以褒义为主流。公众对他们的印象以“认真负责”为最(65%),其次是亲切活泼(53.9%)和文化素质高(50.2%)。八成受访者(82.2%)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未来做中小学老师。

  调查发现,忽视是令最多家长担心的问题,会担忧的家长比例达82.0%。体罚也令七成家长(74.5%)担心。

  高校教授

  公众最反感学术造假

  85.2%的公众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做高校教授,“德高望重”是他们提到这个职业最常想到的词(55.3%)。

  那么高校教授进行什么行为会令公众反感呢?首当其冲的是学术造假(53.7%)。商业走穴(47.4%)和压榨学生(46.8%)紧随其后。

  城管

  职业形象有所回升

  在城管的职业形象上,正负面声浪交锋激烈。“文明执法、奉命维护城市秩序”的正面印象(47.5%)比负面印象“暴力执法、滥用职权欺凌弱势人群”(45.2%)高2.3%。随着近年努力挽回形象,城管这个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分值有所上升。不过,仍只有仅三成半(35.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孩子从事城管职业。

  军人

  近八成家长愿孩子当兵

  提到军人,公众的第一印象是“严格自律”(53.4%)。在对他们的印象中,正面褒奖的词汇占了主流。负面印象上,比例最高的是“滥用职权”,但也仅有6.2%的受访者这样认为。有78.3%的受访公众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当军人。

  警察

  消防警察形象最好

  警察给公众的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45.5%),“公平正义”(44.6%)和“勇敢无畏”(39%)则分列第二、三位。

  在不同岗位中,消防警察(22.9%)遥遥领先,成为给公众留下印象最好的警种。交通警察(12.3%)和从事犯罪侦查的刑警(8.2%)次之。

  普通公务员

  超四成认为多数廉洁

  调查发现,近九成受访者(88.9%)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做公务员。有近一半公众认为,即使是普通公务员,收入也比大多数职业高(49.7%),44.7%的受访者觉得再不济也是和大多数职业差不多。

  在廉洁方面,四成多(45.0%)公众认为正科级以下的普通公务员至少大多数都很廉洁。

  记者

  五成多认为有正义感

  公众对记者的印象是“机智敏捷”(58%)、“有正义感”(54.8%)和“追求理想”(49.1%),也有73.9%的公众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当记者。

  对于记者在工作中的“红包”诱惑,公众怎么看?高达73.1%的公众认为,“违反职业道德,不可取”,仅22%认为这“属于灰色收入,无可厚非”。(记者 喻倩倩)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