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家公司一个办公室办公 有的还成了合作伙伴
“WitWork UE"联合办公室里,创业者们在交流创业心得。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在联合办公室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像一场爱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甚至相濡以沫,直到“新生命”成功孕育。这样的“爱情”注定会来得更加猛烈。
在同一屋檐下,曾经没有任何交集的创业者以全新的方式相聚到一起,资源共享但又彼此独立,成为写字楼里的新“邻居”和新“伙伴”。
分享
有一种邻居叫“企邻”
清晨8点,解放碑英利国际金融中心,34岁的王俊来到位于大厦19层的“WitWork—UE”,他拉开窗帘,启动办公设备,等待伙伴们的到来。
600平方米的“WitWork—UE”是一间半开放式的联合办公室,可以同时容纳19家大大小小的企业。
走进办公室,进门右手靠墙是一个气氛轻松的咖啡区,咖啡机、烤箱、冰柜等一应俱全。9点上班前,不少人喜欢到这里坐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整理一天的思路。和咖啡区一样,一旁的洽谈间、会议室和打印机也是共享的。
上午9点过,“WitWork—UE”迎来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像往常一样,王俊热情地把“邻居们”介绍给这位小伙子:张总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如果有海外注册公司的需求,那就要请教李总了……
王俊则习惯简单地介绍自己为“二房东”,而他更喜欢把自己叫做“联合创始人”。王俊常常设想,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创业平台里,不同的创业者可以轻松地交流,形成新的团队,激发出新点子。
融和
两个人的公司也不孤独
牟小姐是“WitWork—UE”最早的入驻者之一。她是北京工与田广告公司重庆项目的负责人,这个项目一共有两个人。
两个人的公司很难找到合适的办公室。项目启动后,牟小姐大多数时间是带着下属在北京和重庆之间飞,办公也只能选择在酒店。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这样的工作环境很难留住人才。
去年8月,牟小姐找到了“WitWork—UE”。不大的办公室仅能容纳4张桌子,甚至不需要电脑,一台笔记本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在北京,联合办公室非常普遍。”牟小姐说,一间办公室,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最开始选择到“WitWork—UE”办公,也主要是考虑工作氛围。
几个月后,牟小姐渐渐喜欢上这种有“邻居”的工作氛围。她有时会到咖啡区坐一坐,和其他的创业者聊上一阵,乘坐电梯碰到“邻居”也格外亲切。“这种氛围和大公司里那种敏感、微妙的关系完全不一样。”牟小姐说,这里的创业者和管理者都来自不同行业,交流是开放式的,也是跨行业的,彼此碰撞出的“火花”常常让人眼前一亮。
合作
开始习惯打开门工作
一年前,从天津到重庆,王耲宇带着6个人的团队入驻“WitWork—UE”,经营起岸境文化传媒公司。虽然身处一个半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但因为之前的工作习惯,大家还是会关上门,拉起窗帘,一屋子人在办公室里工作。
直到一次偶然的“新人”介绍会,王俊把一位重庆的同行介绍给了王耲宇。在重庆,更需要怎样的“设计”?这位同行建议可以在生产链条上更加完整,把设计、活动和制作结合起来,并且尝试更广泛的合作。
后来,这位同行成了王耲宇的客户。那之后,王耲宇“关着门”做事的习惯也渐渐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公司总是开着门,希望更多的伙伴进来坐坐。”王耲宇说,来到“WitWork—UE”,让他有了更加开放的心态。
互助
通过“企邻平台”聚在一起
下午4点半,一场名为“互助”的沙龙在咖啡区拉开了序幕。在“WitWork—UE”,每个月都会不定期地举行类似的交流活动。
前不久,“WitWork—UE”举行了一次跨界分享会,一位经营传统企业的老板,希望启动线上贸易,而另一家初创企业正好做网站,王俊就把双方撮合到了一起,双方一拍即合。
“来这里之前,我从没想过要创业。”28岁的小伟说,来到“WitWork—UE”,成了他生命中最激情澎拜的一段时光。
“隔壁的老板既是CEO又是员工、财务、销售外加保洁员。”小伟喜欢用午餐时间,和“WitWork—UE”里的伙伴们分享这些身边的经历。去年,“WitWork—UE”集体到铜梁生态园采摘,现在,还有了晚上的徒步运动,让他认识了不少行业的朋友。而这正是王俊希望构建的“企邻平台”。
拨打重庆966966文明热线
推荐你身边的好邻居
活动内容:你可以自我推荐,还可以推荐身边的好邻居。居住在主城的小区居民及家庭(包括外来人口和外籍家庭)都可以报名推荐。
报名方式:拨打重庆966966文明热线,或者@重庆晨报微博、微信。
活动时间:活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
选拔方式:我们将从大家提供的好邻居中,寻找到20户(名)好邻居代表,再从中选出10户(名)“重庆好邻居”。
奖励:当选的“重庆好邻居”将获得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同时,重庆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还随同重庆966966文明热线走进社区,与居民们一起摆好邻居的故事,感受福彩“送福到家”,领取实用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