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报》“主任接待日”:行进与思考

19.07.2017  11:52

 

          2004年2月,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创建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一晃就是十四个年头。
  十四年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的主任、副主任们主动下访,通过接待群众,走访选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以及合法利益诉求,先后到99个街镇(村社)接待人民群众19818人次,共梳理出意见建议2129条。
  2017年,沙坪坝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常委会领导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对“主任接待日”注入全新元素与活力,让这一“接地气”的人大活动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主任接待日”:行进与思考


——沙坪坝区人大十四年的探索透视

■《公民报》记者  张双山


  2004年2月,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开全市先河,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至今已经14年了。
  一开始,主任接待日是每月一次,主任和副主任分成两个组,分别轮流到镇、街道和社区接待群众。当群众对法律和政策不了解时,重点放在宣传解释方面;当群众有怨气时,注重开导群众正视暂时的困难;当群众因不了解事实真相而产生意见时,加强解释说明,积极化解矛盾;当群众反映的问题于法有据、合符政策时,及时交有关部门办理。
  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了促使问题更有效的解决,避免流于形式,主任接待日改为两月一次。
  每个接待日前,相关镇、街和社区都会通过闭路电视、发公告等方式,提前告知群众,增强下访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为增强主任接待日的实效性,年初即由办公室制定年度“主任接待代表日”工作安排表,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编入年度工作手册。为如实反映群众意见,常委会在指定专人记录、现场填写《情况登记处理单》的同时还规定,《处理单》记录的事件内容必须经代表审阅无误并当场签字后,方可交由接待主任填写处理意见。
  14年来,通过坚持和努力,现在沙坪坝区人大通过“主任接待日”已经建立和完善了社情民意表达和沟通机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
  2017年,沙坪坝区十八届人大成立来,常委会进一步规范、丰富主任接待日内容,建立完善了人大常委会主任接访督办工作机制,有效促进接访问题的解决。 

 

  “我要反映一个问题!
  “我要反映一个问题!我的房屋漏水很严重,已反映多次……”7月10日上午,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的健身广场上,沙坪坝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主任接待日”活动现场,当主持人宣布开始后,会场外一道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原来是一位匆匆赶到会场的大爷急着要求发言。
  “大爷别急,您慢慢说。”主持人道。
  “前进坡157、355……共11栋房屋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外墙年久失修,风化严重,楼顶漏水,经常掉水泥块,钢筋裸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我是前进坡社区居民,小区楼房共九层,虽然有消防管道,但没有消防设施。而受小区交通影响,消防车又进不来,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想象。恳求相关部门重视尽快解决。
  ……
  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21位居民争相发言,围绕房屋整治、棚户区改造、路灯安置、公厕维修、地灾防治、狗患整治、健身器材安放、消防隐患等问题,提出了老百姓的需求和建议。
  随后,参加主任接待日活动的区人大常委会领导、辖区区人大代表、涉事相关部门负责人、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围坐一起,以现场交办会的方式,就群众提出的建议,现场商讨解决方案,承诺办理方式和时限。
  “事前我们已就房屋漏水、外墙面整治等进行了现场查看,也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解决方案,按照程序已启动整治……”区城乡建委主任李兴在主持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提出要求后,现场回答了有关问题,并就下一步的工作作出说明,得到与会者的肯定。
  随后,群众意见所涉及的房管、市政园林、公安、国土及街道办等,一一就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确实有困难的,也将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对策。
  “有政策的,一定要想法办好办实;没有政策的,相关情况要向老百姓们解释清楚,工作方式非常重要;解决办法要有可操作性,不能模拟两可。”赖明才谈到,有困难不怕,只要尽心尽力了,向百姓解释清楚了,他们是会理解的。
  记者在现场交办会上还注意到,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还向与会者通报了5月11日第二次主任接待日收集群众诉求的办理情况。


                                    制度创新出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但彦铮于2007年至2011年担任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作为一名曾经的参与者,对“主任接待日”活动的发展更有发言权。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但彦铮坦言,沙坪坝区的主任接待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一月一次到两月一次,再到现在的一季度一次,从常委会领导的参与到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选民的共同参与,从当初的“随机”接访到现在的“专题”预走访、由过去的“坐等”到现在的“问诊”、由以前的“文办”到现场“督办”,随着新元素的不断注入,制度越来越完善,活力呈现自然水到渠成。
  “让办理部门参与进来,通过代表的提前走访,在充分听取选民、代表反映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几方互动,大家集思广益,其办理措施更有针对性,自然能更好地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但彦铮说,沙坪坝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在继续以前好做法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相关制度规定,健全相关活动方式和程序,把完善主任接待日制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打造,务求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问题。“这种勇于思考,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自然会让这一好的制度焕发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新与旧:“六步工作法
  主任接待日是代表的呼声催生出来的,倾听民生,收集民意,为民解难,这是开展主任接待日的初衷与目的。
  新一届人大换届以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就认真思考,如何给“主任接待日”注入新的元素,让这一活动焕发新的活力,确保效果更明显,让群众更欢迎。
  在征求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等各方的意见基础上,常委会领导们又集思广益,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下访接待群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主任接待日活动开展的方式和程序,并探索建立起“六步工作法”,从而规范主任接待日活动方式和程序,全面推动下访接待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赖明才介绍,在借鉴以前主任接待日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在活动开展前,首先要进行事前预告摸底。每年年初,就由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对全年的主任接待日活动作出详细安排,向群众广而告之。然后有意识地到活动开展地的基层进行前期走访,提前对该区域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摸底,做到心中有数。每次主任接待日活动要开展前,则通过新闻媒体、张贴通告等形式将接访的时间和地点告知辖区内的居民,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采取院坝会的形式在现场接访收集群众意见时,不仅要让参加接访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都到场,还要根据事前摸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群众有可能提出问题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驻街镇区人大代表一起参加接访,零距离、面对面集中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并现场给予解答。
  “现场接访结束后,参加接访活动的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与部门、街镇、村社的同志一起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赖明才介绍,要确保群众意见“落地”,现场办理非常重要,通过现场接访后的集体会诊分类,让参与部门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问题根本,有条件办理的当场承诺,确保问题更好解决。
  在采访中,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每次接访后,信访办在3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用规范的格式文本将其表述出来,包括来访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和具体的诉求事项,并提出具体的拟办意见,一周内召开交办会或直接通过交办信函,明确要求各承办部门在60天内办理完结并回复当事人和区人大信访办。
  “主任接待日意见收集不是接了就了,人大还要跟踪督办。”赖明才介绍,根据职责分工,明确了人大各专工委办的督办任务,具体负责跟踪督办,督促承办单位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对合理合法的意见建议诉求,及时抓好落实,对条件不成熟、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列出计划,确保得到较好解决。
  “最后一步就是及时通报验收。”赖明才介绍,办理时限截止后,区人大常委会要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及时反馈给意见提出人或组织群众现场验收,并征求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情况,定期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督促相关群众反映意见真正落实。“今后,在时机成熟后,还将组织群众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确保问题真正办理到位。” 


                          破与立:新元素添活力
  沙坪坝区人大作为我市最早探索“主任接待日”的区县,十年来已将其打造成该区人大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中国人大》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多次予以关注报道。
  是墨守成规?还是革新求变?
  十余年来,由于制度设计上的一些先天不足,让原本看上去很实的“主任接待日”,逐渐显现形式化、活动单一、后劲不足的缺陷,“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明显。”一位长期在人大工作的同志这样评价,一直以来,因没有形成有效的民意反映渠道,升级“主任接待日”势在必行。
  新一届人大成立后,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提议,常委会最后决定把完善主任接待日制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打造,务求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解决问题。
  至此,沙坪坝区“主任接待日”走上了一条由破到立的重生之路。
  那么,新一届区人大的主任接待日活动,除了“六步工作法”外,到底注入了哪些新的元素呢?
  “提前摸底,人大做到心中有数,让部门直接到现场,能看到群众真正的疾苦,将心比心的干工作,比在办公室研究十天半月效果更好。”赖明才谈到,只有让部门负责人直观地感受到群众的困难,办理速度、效果才更好。同时,这也是“从‘随机’到‘专题’的变革”,以前是“见子打子”,现在通过提前摸底,让接待更有针对性,能高效解决一大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一个新代表,第一次参加沙区人大主任接待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大工作的务实、高效和惠民。”第一次参与主任接待日的区人大代表杨兴放说,主任接待日活动邀请代表参与,让活动更接地气。代表通过与常委会领导、政府部门负责人一道,深入到社会最基层的社区,收集民意,了解民情,这就是务实;现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着手办埋,暂时不能解决的,也要求相关部门拿出方案,这就是高效;不管是当场解决的还是随后解决的问题,都是与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这就是惠民。
  不破不立,制度上的一些变化不仅让区人大常委会看到了革新所带来的突破,也更坚定了他们把革新进行到底的信心。
  “以前我们都是人大交办事项后,再去现场查看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再商讨解决方案,费时费力还不讨好。”改革后曾亲自参与主任接待日活动的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局长孟丹谈到,以前也曾参与过主任接待日收集建议的办理,但是现在这种方式,真正做到了“零距离”倾听群众的意见、“面对面”了解群众合法利益诉求,是新时期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的创新手段,同时也给我们参与办理群众意见的部门搭建了贴近群众、为民解难的宝贵桥梁。“现在让解决问题的政府组成部门亲自参与主任接待日,现场听取群众意见,第一时间查看问题现场,变‘坐等’为‘问诊’再到现场‘开方’,解决方案在群众、代表们的共同参与下,更科学更接地气,不再是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一些办法,各方还可能非常不满意。今后,希望这个‘民意直通车’能继续充满活力地开下去,不断地丰富形式内容,我们市政‘铁军’也将积极地参与其中,敢于担当、为民奉献,全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民生热点难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沙区城市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事实如此,5月11日,通过在歌乐山镇高店子社区开展的主任接待活动,高店子社区居民张元碧反映天歌幼儿园路口到森林公园道路泥泞,群众出行非常不便。在活动现场,镇城管办、建管办就现场查看相关情况,询问群众如何办理更符合大家心意。群众建议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这样下雨也就不怕了。随后,镇党委会研究决定,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修缮。“目前,已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行了方案设计,路面铺设透水砖,宽度1.5米,长度180米左右,投入资金3.5万元,于六月底完成施工。”提出这个问题的居民张元碧在接到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工作人员的电话反馈后,心情非常高兴,“人大的督办,我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样的活动很实在。
  “我们通过主任接待日,把这些问题摆上桌、摊开说,共同直面,寻求办法,代表们对这种意见直通车的解决方式很满意。”赖明才坦言,过去主任接待日收集到的意见,通常是由人大信访办整理后转交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闭会期间代表意见办理回复。这种传统的“文来文往”方式,虽然在程序上没什么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效率,加上中转过多,办理单位和代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效果并不理想,代表也不是很满意。
  赖明才介绍,通过今年2月、5月已经先后开展的两次主任接待日活动来看,共接待选民近100人,经整理归纳出28条意见和建议,大多数都在当场提出了解决方案,不能当场解决的,也得到了有关部门面对面的答复和解释。“我们规定,下一次主任接待日活动中,要通报上一次收集意见的办理情况,重点是办理的进度。如第一次主任接待日活动中收集到的17条意见建议,现在已全部回复群众,其中仅1件因条件未成熟暂时不能办理外,其他均已办结或正在办理中,老百姓非常满意。这充分证明,在制度设计的层面上,除了改进方式方法以外,强化办理与落实,才是其价值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