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日行20公里 一脚一步识别贫困户

29.06.2016  12:58

入户走访

党员大会

     作者:谢发滔

    工作单位:重庆市城口县农委   

    去年8月,我选派到高观镇复兴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部门年轻干部,虽然以前有过乡镇工作经历,但对此项工作还是模模糊糊,心情跌宕。到村任职的前几天,各种幻想和思绪占据了我整个脑子,对脱贫工作怎么看?怎么做?怎样走出脱贫之路……一个个问题时刻叩问我的心弦。

    “复兴村被称为“城口县贫困第一大村”,贫困率达100%;生产、生活环境极差,11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耕地面积不足800亩,且大部分耕地为20度以上陡坡;500多人的行政村就有近40名适婚男性因婚配问题而犯愁……”到村报道后,村支书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介绍了复兴村的贫困情况。

     一瓶饮料送温情

    任职第一个月,我工作重点就是入户精准识别,鉴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实行分组分片进行,我与村妇女主任李明杰负责二组、三组(老施礼片区)。

    步行两个小时,来到贫困户周金章家中,得知我们要去,丈夫天不亮就去镇上买几瓶饮料,将近中午才赶回来,还没等把背篓放下,妻子李胜碧连忙就去给我们拿,边说“这些我也从来没喝过,不晓得啥子味道,你们将就到一哈。”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眼泪在眼眶直打转。我们几个谁也喝不下去,以不喜欢喝这种饮料为由,委婉拒绝了,留下让他们自己尝尝,或者退回去超市。

    晚上回到宿舍,我在《脱贫日志》中写到,贫困群众对我们如亲人般热情,一瓶饮料不但能给我们解渴,更能体现出的是信任和期望。

    从那时起,我心里暗许,作为复兴村第一书记,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一份问候暖人心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身心疲惫地躺在办公室沙发上。“滔哥,你回宿舍去睡吧,剩下的我们来弄,你这样躺起会感冒的”,村本土人才唐天月对我连续说了好几遍。“我们村这么大的工作量,时间又紧,大家一起做,都早点回去休息。”他的好意被我谢绝了,但感受到了浓浓暖意。

    回想那段时间,没有周末,没有昼夜,几个年轻人就只有一个目标,早点做完回去睡个踏实觉。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熬夜加班前经常买点东西作为充饥之用,结果到了下半夜,没有一个人吃得下,脑子里全是瞌睡。

    工作中,我们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间相互关心,共同努力,为现在深厚的友谊打下了基础。

     一个闲谈获启示

    接下来,我按照贫困村建“八有”、贫困户解“八难”的标准,制定了《复兴村脱贫规划》,在实施中,最让我头疼的还是产业问题。

    去年10月,贫困户陈良友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现在大部分的产业扶持政策对规模和标准都有一定的要求,像我们这些小户,是沾不到边的。既然是贫困户,哪来的资金和实力啊!

    随后,我召集全村产业发展贫困户,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和想法,普遍认为面临的实际困难是缺资金、缺专业技术,都想让自己产业与国家政策挂钩,但大部分遇到的情况跟陈良友一样。

    如何在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覆盖更多的贫困户,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我借助网络,也没找到有效的办法。

    今年3月,我邀请县畜牧专家王武到复兴村作山地鸡、中蜂养殖技术指导和规划。闲谈中,给了我启示,“让政策对接大户,大户覆盖贫困户。”既然畜牧产业能行,其他产业又何尝不可呢?这种模式既不违背政策,又很接地气,获得这个启示后我兴奋了好几天。

     一句调侃暗窃喜

    “谢书记,你这么好,到换届的时候我们选你当复兴村支部书记嘛”党员大会上,老党员向以刚笑呵呵的说道,虽然是一句调侃,但让我感受到这是他们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入户识别那段时间,几乎每天的路程都在20公里以上,最远的一户要步行六七公里,近3个小时,对每个贫困家庭的所有情况都有了全面掌握,共识别出贫困户133户、470人。常听到群众的一句话是“谢书记对我们村是一本‘全书’”。贫困户从诉穷诉苦到实实在在,从家常闲话到致富想法……慢慢的才把我当成复兴村的一员。

    从我到村工作的第一天起,群众找我最多的事情就是修公路,无论是任职多年的老社长还是有一定“想法”的年轻人,他们的夙愿就是在老家新修公路。我想,既然大家找到了我,一是对我的信任,二是在我身上抱有很大期盼。修公路可不是一件小事,村里既没有决策权,那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又是一个考验。我通过实地调研,多方了解到,大多数群众错误认为,“既然现在政府下大力气搞扶贫工作,国家不缺钱,钱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错误的观点,我先后召开了3次院坝会,以举例子、打比方的方式,慢慢转变了群众这种错误观点,最后形成了道路新建办法——《复兴村道路新建群众评估法》。

     一张笑脸添信心

    将近一年的脱贫攻坚,复兴村除了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外,最可喜的是产业发展,确定核桃为第一主导产业后,全村新发展300亩,低效林改造1300亩,同时发展山地鸡4000只、山羊500只、中药材300亩(天麻30亩、党参200亩、玄参70亩)作为辅助产业,荣获了高观镇脱贫攻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以前开会下面都是苦瓜脸,现在露出的是一张张笑脸”村主任高兴的对我说道。

    无论是会上还是生活中,群众的精气神得到了很大提升,等、靠、要思想改善了很多,从脸上的笑容看出了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对小康生活的向往,这是复兴村现在给我的感受。

    看到复兴村一年来的变化,我当时起早摸黑的入户识别、加班加点的资料完善和寝食难安的产业发展都抛之脑后,如期脱贫信心倍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活动官网:http://www.cq.xinhuanet.com/2016/wdfpgszwds/index.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