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三绝”之一再生稻 能否再获新生?

28.10.2015  10:31

铜梁区南城街道巴岳村,机手正对再生稻进行机收,该田块再生稻亩产达到400公斤。 记者 向婧 摄

今年,开县竹溪镇竹溪村“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核心示范区,农户韦先恩家的中稻实收平均亩产703.5公斤,再生稻实收平均亩产612.8公斤,“中稻+再生稻”两季合计亩产达到1316.3公斤,突破1.3吨大关——这是该地块在再生稻单产打破2002年世界同纬度地区高产纪录的基础上,再次创下“中稻+再生稻”高产新纪录。

近年来,随着机收的推广、农业结构的调整,加之农村劳动力的缺乏,我市再生稻蓄留面积一度萎缩。刚刚取得的这一高产记录,在农业科技人员心中又点燃了希望的火苗。曾享有重庆农业“三绝”之一美誉的再生稻,能否“再获新生”,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再生稻曾是重庆农业“三绝”之一

水稻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30万亩左右。按热量条件,我市属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的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我市农民自发地在头季中稻的稻桩上蓄留并发展再生稻。由于省工、省种、省肥、节水,加之稻米品质好,深受农民青睐,很快推广开来。

1986年,全市再生稻蓄留面积曾达到300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都排在全国前列。再生稻也与半旱式栽培、稻田养鱼一道,被誉为重庆农业“三绝”。

受多种因素影响,蓄留面积不断萎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再生稻蓄留面积大幅萎缩。“尤其是2006年,再生稻蓄留面积仅几十万亩。”市农技推广总站水稻科研究员郭凤说。

如今在一些地方,再生稻更是难觅踪迹。璧山区22万亩水稻中,实际蓄留再生稻不到1万亩,亩产仅50多公斤。

曾经是‘三绝’之一,如今都快绝了!”潼南区农技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区蓄留了10万亩再生稻,比去年少5万亩,“预计再生稻面积还会减少,甚至消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造成这一现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机收的冲击。

如璧山区,水稻机收面积达95%。“一般来说,机收过后,很难有再生稻。”该区农技站一位负责人说,中稻机收时容易把再生芽碾死,难以再发出穗子。

江津区今年蓄留的11万亩再生稻中,有近60%被收割机压倒,再生芽没能生起来。

然而,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季节性缺劳,劳动力价格急剧攀升,机收已是大势所趋。据调查:人工收获1亩水稻的成本约需500到600元,而机收仅150到180元,降低收获成本与蓄留再生稻的矛盾十分明显。

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再生稻的冲击也不小。据了解,潼南区的稻田大面积流转给了大户,且热衷于效益更高的稻-油、稻-菜、稻-渔等模式。而璧山丁家一带5万多亩稻田,也推行的稻-菜轮作,种植上了儿菜。

市农委粮油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再生稻受气候影响大,种植风险高,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不高,因而农民主动投入、管理的积极性有限。

此外,再生稻米虽然品质较好,但多以农民自食为主,企业收购加工较少且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因此商品率不高。

把再生稻作为一季庄稼来种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与我市一些地方“唱衰”不同,在另一些地方,再生稻正“风景这边独好”。

今年,荣昌区再生稻实现恢复性增长,有收面积达8万亩,比去年增长了60%。合川区计划蓄留8万亩再生稻,实际蓄留面积达20多万亩。

尤其是开县,再生稻不仅创造多项高产纪录,而且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8.5万亩,平均亩产可达180公斤,比上年增20.9%,总产在1.5万吨以上。

今年再生稻长势喜人,一是天气帮了大忙,二是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只要把再生稻作为一季庄稼来种,可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全市就启动实施了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示范。

调查表明:蓄留再生稻可以实现“一种两收”,节省种子、育秧和栽插人工成本。

再生稻生育期短、投入少,如果大面积再生稻能将蓄留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亩产量稳定保持在150-200公斤,一般每亩可新增纯效益200-300元,而中稻-再生稻高产示范片效益更佳。”郭凤说,由于米质好,再生稻市场价比普通稻谷高出10%到20%,通过稻米加工企业收购加工,开发优质再生稻米品牌,还可以促进稻米加工增值。

现在,我市再生稻的发展还有潜力可挖。”市农委有关负责人建议,整合科研、高校及推广部门科技力量进行协作攻关,开展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区域布局研究,筛选再生力强、两季兼顾、抗逆性和适应性好的再生稻主导品种。同时,加强配套技术、种植模式、收获模式、收获机械等方面的攻关研究,均衡提高大面积再生稻生产水平,使再生稻真正成为一季稳定的作物。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