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18.02.2016  12:19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办机[201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机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农机深松整地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加快推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予以印发。

各地要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积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落实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农业部办公厅

2016年2月5日

 

 

 

                                                                                                                                                                                            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

 

农机深松整地是指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通过拖拉机牵引松土机械,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以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层,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实践证明,农机深松整地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1年以来,各地认真落实《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1-2015年)》,鼓励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深松机具,积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探索总结适宜深松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十二五”期末,全国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和深松机具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加41.4万台和9.5万台,保有量分别达到75万台和23.6万台。五年累计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8.5亿亩,基本实现了北方适宜地区的耕地深松一遍的目标,探索形成了七个适宜深松类型区和相应的作业模式。部分省份的监测数据表明,深松达到30厘米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左右,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左右。但由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成本相对较高,部分地区农民积极性不高;一些地区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机的保有量不足,难以满足作业需求。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深松整地工作。2014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机深松整地”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机深松整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区域、技术路线、实施进度和重点工作,加快推动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方向,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以农机作业补助为抓手,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凝聚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的积极性,科学高效地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技术的区域适应性,根据各地土壤状况、种植制度、经济水平、经营规模,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深松周期、时间、深度、技术模式与作业机具。

机艺融合,协调发展。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密切协作,建立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以提高深松机械作业适应性为重点,强化技术集成,完善技术模式,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坚持规划先行,引导各适宜区域有计划逐步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在东北、黄淮海、西北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及甘蔗产区等旱地作物适宜区域,开展深松作业试点工作,由点带面,逐步推开。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为引导,不断提高农民开展农机深松整地的积极性。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农机深松作业的效率和效益,逐步建立起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示范应用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目标

在适宜地区全面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十三五”期间全国每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超过1.5亿,作业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 2845-2015)。其中:2016年全国规划实施农机深松整地1.5亿亩,2017年全国规划实施农机深松整地1.65亿亩,2018、2019、2020年全国规划实施农机深松整地均为1.9亿亩。力争到2020年,全国适宜的耕地全部深松一遍,然后进入深松适宜周期的良性循环。

第二章  实施区域与机具选择

一、实施区域

我国适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耕地面积约为5.74亿亩,主要分布在东北一熟区、黄淮海两熟区、长城沿线风沙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北绿洲农业区、南方旱田种植区、南方甘蔗区等七个类型区。

采用深松作业方式的土壤质地主要为粘质土和壤土。由于长期采用旋耕、翻耕作业方式而产生犁底层的地块,应进行深松整地作业。当土壤容重大于每立方厘米1.4克,并且影响作物生长时,应适时进行深松整地作业,适宜深松的土壤含水率一般为12%-22%。20厘米以下为砂质土的地块和水田区,不宜开展深松整地作业。

二、机具选择

深松机具类型多样,按照作业形式可分为间隔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两大类别;按作业功能可分为单一深松机和复式作业机两种,单一深松机又可分为振动式和非振动式深松机,复式作业机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非振动式深松机比较常见,主要分为凿式、箭形铲式、翼铲式、全方位、偏柱式等五种类型。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类型、作业方式等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深松机具。

间隔深松机也称行间深松机,利用带有较强入土性能的铲柄和铲尖深入土壤,使得土壤被抬起、放下而松动,同时穿破犁底层。为了扩大土层深松范围,可在深松铲上安装双翼铲。间隔深松后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虚部保墒蓄水,实部提墒供水。此类深松机可根据生产实际调整深松铲间隔,工作阻力较小,平均每个深松铲需要的动力在30马力左右,应配备相应马力的拖拉机。

全方位深松机多采用“V”型铲刀部件,耕作时从土层的底部切离出梯形截面的土垡条,并使它抬升、后移、下落,使得土垡条得以松碎。偏柱式深松机利用偏置铲柄扩大对土壤的耕作范围,效果与全方位深松机近似。这两类深松机具具有松土范围大、碎土效果好的特点,但动力消耗较大,应配备较大马力的拖拉机。

振动式深松机主要分为驱动式、自激式等两种类型。驱动式振动深松机利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来驱动深松铲,边振动边深松,从而降低耕作阻力。自激式振动深松机是在深松铲上安装具有一定预紧力的弹簧,通过弹簧的压缩与伸展,使深松铲产生振动。此类深松机结构复杂,造价偏高,但可降低功率动力消耗,平均每个深松铲需要的动力在25马力左右,应配备相应马力的拖拉机。

复式作业机包括能同时完成两项或多项作业的浅翻深松机、旋耕深松机、秸秆还田深松机、免耕播种深松机,以及旋耕深松施肥联合整地机、旋耕深松起垄联合整地机、灭茬深松镇压联合整地机等。有的大型联合整地机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使用,能同时完成灭茬碎土、耕层浅松、底层深松、整平合墒、镇压碎土等多项作业。复式作业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一机多用等特点,但功率消耗较大,应配备较大马力的拖拉机。

第三章  技术要求

一、东北一熟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玉米、大豆、水稻、杂粮和经济林果。其中东北三省东部,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类型,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暗棕壤为主;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土壤以栗钙土和草甸土为主。此区域以保护黑土地、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抗旱能力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季土壤解冻晚,可在夏季苗期或秋季收获后进行深松作业。苗期深松,可以疏松耕层土壤,提高其蓄水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下扎,抗倒伏能力增强。秋季深松,可最大限度保蓄冬季雨雪,并增加翌年夏季雨水保蓄能力,实现冬雪春用、夏雨秋用的目标。辽宁南部地区可在春季实施深松整地作业。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后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深松机应加装性能良好的碎土、合墒等装置。

二、黄淮海两熟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等五省市,以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此区域年降雨量450-700毫米,气候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和半湿润区,灌溉条件相对较好。农业土壤类型多样,水、气、光、热条件与农事需求基本同步,可满足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的要求,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和棉花等。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积蓄夏季雨水的能力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播种前进行深松,以接纳雨水,增加土壤蓄水量。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也可根据需要在玉米苗期进行深松。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由于这一区域没有休闲期,深松后很快就要进行播种,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整镇压平功能;如果在小麦播种前深松,还应该具有较好的土地平整功能,以利于保证小麦播种质量。

三、长城沿线风沙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河北北部(含坝上)、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此区域地势较高,气候冷凉,干旱多风,属风沙半干旱区的农牧交错带,年降雨量250-450毫米,土壤以栗钙土、灰褐土为主。种植制度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减轻土壤风蚀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春季风沙严重,冬季雨雪较多,可在春播之前或秋收之后深松,以积蓄夏季降雨和冬季雨雪。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由于这一区域春季风沙严重,春播之前深松,深松机应具备较好的合墒整地功能;秋收之后深松,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以保留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

四、西北黄土高原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和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此区域年降水量300-650毫米,气候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类型,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杂粮。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这一区域年均降水量较少,干旱缺水,春季旱情严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冬季雨雪较多。可在夏季、秋季收获后,进行深松作业,以积蓄夏季降雨和冬季雨雪。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由于这一区域春季风沙严重,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如果在坡耕地作业,不得顺坡深松,以减轻水土流失,而且深松后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五、西北绿洲农业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新疆及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宁夏中部北部。此区域气候干燥,年降雨量50-250毫米,属中温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土壤以灰钙土、灌淤土和盐土为主。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糖、瓜果商品生产基地。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春季风沙严重,冬季雨雪较多,可在夏季、秋季收获后,进行深松作业,以保蓄冬季雨雪和夏季降雨。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由于这一区域春季风沙严重,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由于蒸发量较大,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六、南方旱田种植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南方省份中全年不种植水稻的旱田。此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土壤以红壤土为主,种植制度为一年多熟。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年均降水量较多,蒸发量大,但季节性干旱严重,可在全年任意不影响后续作业的时期进行深松作业。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如果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由于深松后很快将进行下一项作业,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平整土地的功能。

七、南方甘蔗区

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甘蔗种植区。此区域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属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土壤多为赤红壤和砖红壤,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此区域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为目标,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

深松时间:此区域年均降水量较多,甘蔗根系发达,可在甘蔗种植之前进行深松。

深松作业标准:深松应能打破犁底层,深度一般要大于35厘米,不超过45厘米;采用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

在本规划设定的七个区域中,深松周期一般应在三年以上。部分区域可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深松周期和作业深度。

第四章  年度实施计划

按照“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起步较早的地区按照每年适宜深松面积1/3的进度推进;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起步较晚的地区,按照2016年适宜深松面积1/5、2017年适宜深松面积1/4的进度推进;2018-2020年,各地区均按照适宜深松面积的1/3的进度推进。具体实施计划如下表。

2016-2020年全国及各区域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计划表(单位:万亩)

地区

省份

适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

2016年

作业面积

2017年

作业面积

2018、2019、2020年作业面积

东北

一熟区

黑龙江

11394

3560

3800

3800

吉  林

4404

1400

1460

1460

辽  宁

2400

750

800

800

黑龙江农垦

1735

660

700

700

内蒙古东部

4097

950

1365

1365

大  连

96

20

20

30

合  计

24126

7340

8145

8155

黄淮海

两熟区

北  京

54.5

10

10

25

天  津

350

100

100

115

河北中南部

3291

760

810

1060

河  南

6410

1100

1200

2010

山  东

5830

1410

1500

2020

江  苏

540

90

130

170

安  徽

2500

610

650

770

陕西关中平原

521

120

120

160

青  岛

510

160

170

170

合  计

20006.5

4360

4690

6500

长城沿线风沙区

河北北部

724

180

190

230

内蒙古中南部

851.7

170

220

270

山西北部

354

70

90

120

陕西北部

230

75

80

80

合  计

2159.7

495

580

700

西北黄土高原区

山西大部

1316

250

330

425

陕西中北部和

南部

770

190

200

250

宁夏南部

170

30

40

60

甘肃中东部

717

180

200

230

青  海

417.5

70

80

135

合  计

3390.5

720

850

1100

西北绿洲农业区

新  疆

2560

570

600

820

新疆兵团

1203.5

385

410

410

甘肃河西走廊

844

230

250

270

内蒙古西部

951.3

300

320

320

宁夏中北部

390

80

100

125

西  藏

100.7

20

20

30

合  计

6049.5

1585

1700

1975

南方旱田种植区

湖  北

460

150

160

160

湖  南

310

100

100

100

重  庆

150

50

50

50

云  南

154

50

50

50

合  计

1074

350

360

360

南方

甘蔗区

广  东

89.1

30

30

30

广东农垦

60

20

20

20

广  西

369

70

90

120

海  南

70

15

20

25

云  南

50

15

15

15

合  计

638.1

150

175

210

全  国  总  计

57444.3

15000

16500

19000

注:表中适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为2015年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统计汇总之后的上报数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发展深松机具

掌握本地深松机具保有量的分布情况,结合年度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深松机具发展的计划目标。统筹使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将大马力拖拉机及深松整地机械列为重点补贴机型,有效满足农民购买需求,切实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需要。鼓励农机企业研发生产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深松整地机械。帮助农机手做好深松整地机械的检修、保养和调试,协调做好农用柴油、零配件等物资供应服务。

二、强化技术指导

积极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模式集成创新,总结制定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促进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建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示范基地,对不同土壤类型、机具型号、技术模式、作业季节、作物品种等开展对比试验,科学合理配套收获、旋耕、深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等综合技术运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做到前后作业环节合理衔接,减少机械进地作业次数。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农机手操作深松机械熟练度,及时解决农机手遇到的技术难题。

三、开展作业补助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部署,各地可从中央财政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额度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不断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认真遵守有关财政补助资金的操作程序和原则要求,不断完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操作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实施效果。各地结合实际,可采用人工核查、第三方核查或信息化监测等方式强化深松作业质量检查。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用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深松作业进行远程实时监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深松作业质量,确保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安全高效。

四、培育发展主体

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做好拖拉机和深松机的统一调配,成方连片作业,整乡整村推进。优先安排装备实力强、社会信誉度高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承担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及时发布深松作业需求信息,积极推广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作业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深松作业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鼓励成立从事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推进深松整地规模化作业,统一深松作业标准和质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与支持,将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结合各地土壤类型、作物种类、适宜面积、机具保有量和农民认知程度等,科学制定本地区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作业任务。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整合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农机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增加农机深松投入,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或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及时总结和宣传深松整地作业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进农机深松整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

全国及各区域适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一览表①        单位:万亩


地区

省份

适宜深松整地面积

各市(县/区)适宜深松面积

南方旱田种植区

重庆

150

丰都县适宜深松面积4万亩。奉节县适宜深松面积1万亩。

涪陵区适宜深松面积10万亩。合川区适宜深松面积10万亩。

南川区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綦江区适宜深松面积2万亩。

荣昌县适宜深松面积10万亩。石柱县适宜深松面积1万亩。

铜梁区适宜深松面积2万亩。万州区适宜深松面积10万亩。

秀山县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酉阳县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

渝北区适宜深松面积2万亩。忠县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

潼南县适宜深松面积20万亩。长寿区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

永川区适宜深松面积10万亩。武隆县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

垫江县适宜深松面积3万亩。璧山区适宜深松面积8万亩。

巫溪县适宜深松面积3万亩。巴南区适宜深松面积5万亩。

江津区适宜深松面积4万亩。开县适宜深松面积1万亩。

黔江区适宜深松面积3万亩。梁平县适宜深松面积3万亩。

大足区适宜深松面积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