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创客典型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8.06.2015  09:17

昨日,重庆网商产业园,巴洛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员工展示产品。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 摄

180.13万户

截至目前,我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180.13万户,位居四个直辖市第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之城”。

我市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与2013年相比,月均增长13%。”市工商局副局长陈速介绍,从去年1月28日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新设各类市场39.92万户,与2013年相比平均每月新增2.49万户。

   2.57万亿

   数据显示,我市市场主体资金总额达到2.57万亿,比之前增长50%。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资金数额达到6541亿元,每月平均新增409亿元,比2013年月均增长132%。

   97.48%

   我市市场主体结构在不断优化。在新登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了97.48%,第三产业占到78.7%,占比近八成。

    38.76万户

   我市微型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截至5月底,我市累计发展微型企业38.76万户,带动和解决就业285.1万人。在享受创业补助的微型企业15.65万户中,已有1.24万户不断壮大,32家企业的注册资金突破1000万元,1户微型企业成功登陆重庆股份交易中心挂牌。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市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昨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对话创客—总编台长看创业”集中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昨天上午,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农委、市工商局、市中小企业局等有关市级部门召开了新闻通气会,通报我市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完善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举措、进展、成效。

会上,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工商局、市中小企业局等有关市级部门集中解读了我市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情况和举措。他们均表示,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部门都在大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随着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出台,我市必将还有一大批创新创业主体涌现。

此次活动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旨在对我市在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等系列扶持政策进行解读,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为主线,深入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挖掘一批创客典型,大力宣传我市创客的创客精神、创客文化和先进事迹,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希望能通过报道众创空间、孵化平台、农业专家大院的创客典型,引导激励更多群众投身创新创业大潮。

随后,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带队,总编台长们来到江北COSMO创业园、重庆电商产业园、猪八戒网进行了集中采访。

接下来这段时间,各媒体的总编台长还将深入渝中区、大渡口、南岸区等地进行采访,并与部分创客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以此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行动>

江北:搭建大众创新创业平台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是基础。”昨日,在“对话创客—总编台长看创业”集中采访活动中,江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率先在全市构建“初创在孵化器、跃升在加速器、壮大在科技园”的科技企业成长形态与格局。

江北区现已成功打造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孵化器,江北区艺才微企创业孵化园、重庆新洁净微企创业孵化园、嘉陵三村COSMO成长工场等10家市级及区级孵化器,培育了企业536家。

去年以来,475户微企加速发展壮大,注册资本增资至500万元以上的有20户。目前,江北区两江产业园、聚峰国际已成为全市首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入驻科技企业达40家。

科技园是高成长性的科技龙头企业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载体。目前,全区已建立以软件信息、智慧经济、医疗器械、研发设计等为主的港城工业园,以集成电路、物流配送、汽配制造等为主的鱼复工业园,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形成产业优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创新模式是核心。目前,江北区探索推行COSMO成长工场、网商产业园、新洁净龙头企业带动、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四种模式”,加快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努力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COSMO成长工场模式,降低了企业入驻成本的同时,还能享受园区全方位服务,以及政府精准引导。

相关政策>

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摘要

【定性目标】

2020年把重庆建成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城市。

【六个定量目标】

1.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2%

3.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4.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股权化率达到75%以上

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6.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

【三个区域目标】

1.到2020年,两江新区R&D经费投入占比达到5%以上

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0%以上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

【重点领域】

1.培育10家行业领军企业研发中心、5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0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打造“3个1000家”创新创业体系,即1000家众创空间、1000家创新中介服务机构、1000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政策解读>

今年起每年新增1亿元

设立产业技术创新资金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曹嘉智 昨天,市经信委对《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作深度解读时称,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将新增1亿元,设立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资金,并随财力增长而增长。

这笔资金重点用于对企业研发投入进行补贴和新产品开发进行补助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同时,我市还将开展首台(套)重大新产品首购保险补偿及风险补贴,市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将参照中央补贴执行。

市经信委负责人透露,我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培育企业研发机构,如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兼并或收购研发机构等。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