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我们在路上

06.01.2016  18:03
创新 我们在路上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本报记者 周芹 李星婷

脑洞大开,创意无限,我市大学生创新“火种”呈燎原之势。 (本栏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1月4日,重庆交通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大三学生李鹤捷,正紧张地准备着今年暑假将在柏林举行的“中德青年交流年”中国原创品牌的服装展览。
      作为重庆第二届国际时装周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的十佳新人,李鹤捷将自己今天的成绩,归功于创新思维的训练。
      李鹤捷清晰地记得,去年6月,来自德国卡塞尔艺术学校终身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给他们上的一堂“头脑风暴”课。
      那堂课上,马蒂亚斯给学生们一个命题,让他们围绕“椅子”这件物品做一个视频。
      “只有椅子的概念,没有任何具体的要求。”回忆起当时的感觉,李鹤捷用了“头脑一片空白”来形容。而马蒂亚斯要培养的,正是学生们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无疑,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而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
      那么,高校应该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市各高校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的路上尝试了哪些做法?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
      激发想象 “椅子”视频让人脑洞大开
      我们先来看看马蒂亚斯那堂围绕椅子的课。
      如何完成这个看起来有点玄乎的任务?李鹤捷和同学们开始了大讨论,两天后,拿出的作品让人脑洞大开——
      在办公室里“开会”的椅子们被赋予人的情绪,抽烟、吵架,甚至因为情绪而躁动不安;还有一把椅子被搬到大街上,用它的“眼睛”来记录路人的情绪,观察世界;而有的小组,木椅则被赋予生命,它生长、发芽、死亡,又从土里开花……
      “相比很多老师的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出大家的奇思妙想。”李鹤捷十分感慨。
      重庆交通大学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院长曾强告诉记者,2013年,该校通过“巴渝海外引智项目”引进马蒂亚斯和奥芬巴赫设计学院院长克劳斯•海瑟教授做外教,着手建立了该校的设计专业学科体系。
      强调课堂互动,穷尽所能地培养学生开拓、发散的思维……尽管两位来自世界顶级时尚设计学院的学者,每学期只分别来校任教1个月,但学生由此对学习有了新的见地,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参与学习的学生会成为‘火种’,影响带动周围的同学,老师也会做相应的改变。”曾强说。
      事实上,不止是重庆交通大学,近年来我市高校日益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的培育。
      在重庆大学,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完成2个创新实践学分,大赛获奖、获得专利等都可获得学分认定;西南大学开设有“袁隆平班”、“吴宓班”等,专为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四川美术学院则在版画、国画、油画等领域挑选出9名专家成立个性化工作室,用“小班化”教学培养所谓的“偏才”、“怪才”……
      在重庆科技学院,校方每年准备了200万元以扶持大学生创新。“用基础+专项的方式,全覆盖地让学生广泛参与创新。”该校科技处处长周传德说,这其中,约有1/3的项目最后进行不下去,但失败了也没关系,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
      “怀疑、挑战和否定,是创新教育形成的精神基础。” 在市教委高教处处长蒋后强看来,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今后全市高校都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中包括《创新思维》、《研究方法》等5门通识课。
      协同创新 共建校企创意孵化平台
      这是一项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操作——无需键盘、按动手指上面的关节,便可在电脑上读书、写字。“当我们将手掌张开,会看见每个手指上都有2至3个关节。这有点类似键盘的构造。”重邮生物学院大三学生黄鑫告诉记者,如果扫描每个关节的纹理,并编写与其对应的代码存储在处理器里;然后按动手上的关节,通过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环进行无线传输,就可以将手掌当作键盘使用了。
      基于这样的创意,黄鑫和几名同学一起研发了“智能手环”,目前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
      类似这样有趣的创意,重邮还有数十个,这得益于重邮和腾讯的“联姻”。早在2013年12月,重邮和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就共建了国内首家校企专利创意孵化合作平台——“腾讯—重邮”专利创意孵化中心。
      腾讯抛出技术需求,师生大胆想象创新;后面的专利申请由腾讯来操办、申请费用也由腾讯支付,中心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模式进行协同创新。
      该中心负责人何晓行告诉记者,校企联合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创新的兴趣,目前该校已有500多名师生参与中心的创意孵化。
      除了协同创新之外,一些高校还探索了产业合作创新。重庆文理学院就积极推进与当地区域经济产业的合作创新。
      “近年来学校与10余个区县、近200家企业建立了校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该校副校长兰刚介绍,学校材料机械类、电气信息类等五大主体学科专业集群,都积极开展了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目前该校微企创业园不仅孵化了数十家微企,也为各区县培养了产业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重庆已有17所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4个。”市教委主任周旭认为,企业往往不愿冒风险为高校成果转化埋单,学校又觉得不了解企业和市场的“胃口”,这就需要坚持“开门办学”,建立一种新的共同体——协同创新平台。
      成果转化 众创空间和科技园来帮忙
      各类创新点子最怕“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以创新带动创业,无疑是一种较好的转化方式。
      将又肥又大的喇叭裤改成细脚铅笔裤、给暗沉的黑色外套加上蕾丝等流行元素……每到周末,位于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微企孵化园“第壹集•映像服饰生活馆”,总会迎来不少顾客。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林坤,是这个生活馆的创始人。在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她以对服装进行“二次设计”的独特理念获得特等奖。不过,一名大学生要创业谈何容易?
      幸运的是,那次大赛不仅让林坤得到5万元创业基金,川美微企园这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还为其免费提供场地,进行创业指导。目前林坤的公司已和沿海近十家服装厂建立合作,对近百款滞销尾货进行了二次改造,收益数十万元。
      事实上,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通知》,我市已于2015年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按照市级众创空间的建设标准,今年底前全市每所高校应打造2-3个众创空间。
      在重庆交通大学国际设计学院,目前就正在打造100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这也是重庆市首批认定的示范性众创空间。
      在北碚大科园、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园,也分别入驻了上百家小微企业,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占七成左右。
      除了众创空间和科技园以外,我市还积极举办并鼓励大学生参加教育部“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以赛促学,并让大学生的创意得到转化。
      如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几名学生创办的重庆市鲲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10月我市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凭一款颇有创意的“Feeling”高校社交APP,获得600万元风投投入。
      “我市大学生的创新‘火种’正呈燎原之势。”周旭表示,预计明年,我市将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制度成果,到2020年,我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