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手机“刷脸卡”就可远程开户?下月重庆能实现

16.04.2015  11:05

用人脸识别系统来寻找一个适合你的发型吧!不过事实说明,古天乐的发型可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记者 蒋霞曦 摄

客流统计”系统主要是统计进出指定区域的客流量,主要运用在广场、火车站、公交车等人群聚集场所。记者 蒋霞曦 摄

  华龙网4月15日17时45分讯(记者 李霁月)对着手机屏幕“刷脸卡”,就可以远程自助在证劵公司开户,以往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最快下个月就可以进入山城老百姓生活了!今(15)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与云从科技及相关投资方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推动人脸识别技术产业化应用。据技术团队带头人周曦介绍,人脸识别技术预计5月就能应用在重庆的金融机构,“刷脸卡”正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副市长吴刚出席发布会。

  电脑学习每张脸独有的DNA “刷脸卡”操作更简单

  据人脸识别技术团队带头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曦介绍,人脸识别是指计算机通过算法识别监控画面或者照片中人脸的特征,然后再与参照人(群)进行匹配的过程。

  “同指纹识别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在使用上更简单,无需专门训练,用户也不用接触系统,使用时更加卫生清洁,而且智能手机上均安装有摄像头,不用携带额外设备。”周曦说道。

  那么人脸识别技术核心在哪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人脸也有自己的DNA,即使自己的人脸随着年龄、胖瘦而发生了改变,人脸DNA是不会变的。”周曦介绍,人脸识别相当于给计算机装了眼睛和大脑,眼睛是摄像头,大脑是算法,技术研发过程其实就是教计算机学习认脸。

  周曦说,前期采集5000万张人脸让计算机学习其特征,并建立起自己的解析算法,得出自己的识脸逻辑。采集的人脸拥有多个角度的照片,可以让计算机更全面地进行认识。

  那么双胞胎是否容易分辨?“计算机的认脸逻辑与人眼不同,有些我们肉眼分辨不出的特征,它却能分辨出来,连双胞胎也可秒秒钟分辨出来。”周曦说,人脸识别系统差不多形成了200万个特征数据,用于分析人脸的每一个特征,如瞳距、颧骨距等,甚至在皮肤的纹理中也能找到识别依据。

  现场演示:“刷脸卡”远程开户 1分钟内搞定

  在发布会现场,周曦现场展示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远程开户的过程。通过打开手机APP,用摄像头将实时画面与身份证照片进行人脸比对,用个人身份注册的户头就已经开好了,人脸识别和比对的过程仅用数秒钟,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如果有人在摄像头前播放一段开户人的视频,或者是照片,能否“骗过”人脸识别系统呢?

  “为了确保是本人在场,系统在比对时会进行活体检测,例如刚才开户时,就要求我读出8904这四个数字,通过唇语识别,来确保是本人在场而不是照片。”周曦介绍,密码有被盗的风险,指纹都有可能被复制,而人脸的复制难度更大,因为人脸有上千个关键特征,上百万个信息点,“计算机能一眼识别对方是不是货真价实的人脸。

  周曦介绍,目前国内多家金融公司已经着手开始人脸识别系统在办公中的应用,重庆市民预计在5月就可以在相关金融机构体验这样“刷脸卡”的生活。

      填补国内研发空白 “刷脸卡”将重点应用于金融行业

  周曦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在世界上已有二三十年历史了,但国内的相关技术研发起步较晚,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将是国内首家启动人脸识别开户和人脸识别支付计划的单位。

  “与欧美的人脸识别系统不同,我们研发的这套系统主要是针对亚洲人,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人脸。”周曦解释称,因为每套系统的学习经历不同,它所擅长的范围也会有差异。“但有个秘诀就是,计算机见到你的次数越多,就会识别的越快越精确,就想天天看到熟人一样。

  周曦表示,人脸识别系统首先将重点应用于金融行业,因为不管是在线开户、支付还是其他金融行为,都与身份认证密切相关。“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一个重庆本地的金融联盟,在这个联盟中的会员单位都能够应用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刷脸卡”已应用在自助通关、办公考勤等领域

  除了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在线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刷脸卡”?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人脸识别在重庆已经应用在机场、火车站的自助通关,办公室的人员考勤,景区和商圈的客流量统计等等领域。

  “我们办公室目前都已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每天的考勤真的变成了‘刷脸卡’,1秒钟就搞定。”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管什么样的妆扮变化,只要放慢脚步走过机器,你的身份验证就会显示在屏幕上,考勤比以前简单许多。

  除了个体的人脸识别,“刷脸卡”还能让数万人同时享受。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磁器口古镇已经安装了带有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头,给景区提供更精确的客流数据。高峰期磁器口每日的客流量能够接近10万人次,而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能够将客流量精确到个位数,能够方便景区进行人流量控制及相关管理。

  记者体验:“刷脸卡”帮助形象设计

  今日在发布会现场,华龙网记者也现场体验了一次“刷脸卡”的生活。

  在拥有人脸识别技术的电脑摄像头前,仅需几秒种时间,通过捕捉到的记者面部特征,系统随机给出了性别、年龄等信息,衣着、发型等行为分析。专家称,标准场景下,该系统辨别性别准确率是99.5%。

  随后,系统根据记者的面部特征,给出了一系列的发型、衣着等建议,并且通过记者的照片,模拟出不同衣着、发型的效果图,不仅有长发披肩、齐刘海,还有韩式风格、板寸等等效果图。 

  不得不感慨,有了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刷脸卡开户,以后还能轻松比对,找到适合自己的装扮,不用一个一个挨着尝试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