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抗战期间的另类“动物长征” 1000多只动物炮火中西迁来渝

17.05.2017  21:00

慢新闻-重庆晚报消息,抗战时期,全国大批高校西迁重庆。除了师生西迁,你可知道,还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动物西迁,它们冒着敌军轰炸、土匪劫杀的危险,从南京出发,历时一年多抵达重庆。今(17)日,“国立中央大学西迁80周年”纪念仪式在重庆大学“中大迁渝纪念亭”举行。八十年前,完成“动物大军”西迁壮举的王酉亭之子王德也来到了现场。

国立中央大学西迁80周年”纪念仪式在重庆大学举行80年前,有多少动物西迁来到重庆?西迁会遇到什么困难?纪念仪式结束后,王德接受了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采访。

80年前完成动物西迁壮举的王酉亭之子王德(右) 

国外高价引进的进口家畜

战争来临,父亲不忍抛下  

中央大学迁渝纪念亭位于现重庆大学松林坡,这里曾有着全重庆,甚至全国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高等学府——国立中央大学。

抗战时期,除了师生队伍搬迁至此,还有一支浩浩荡荡的西迁动物大军。王德告诉慢新闻-重庆记者,父亲王酉亭是中央大学农学院教师、畜牧兽医兼场长。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10月底,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开始组织全校西迁。在南京沦陷的前几天,罗家伦最后一次巡视检查学校。四牌楼本部已经人去楼空,后来到丁家桥农学院畜牧场。

校长集中职工宣布遣散,并与我父亲王酉亭等职工落泪话别。他再三叮嘱父亲,敌人逼近首都,余下的牲畜可迁则迁,不可迁也可送人放弃。”王德说,父亲哪里舍得丢下那些动物。“动物不是普通的家畜,而是从国外高价引进来,供教学科研和畜禽改良的稀缺品种。” 

罗家伦走后,王酉亭当即召开了畜牧场的留守职工会议。大家一致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没能迁移的动物护送到重庆,送给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 

12月5日,王酉亭在中山码头送别妻儿西行。他自己却留在了南京。

王酉亭夫妻(前排左二、左三)

1000多只动物开始“长征

变卖房产筹集经费

荷兰牛、澳洲马、英国约克夏猪、美国火鸡……1000多只动物,300多米长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了,开始了“长征”。

南京和重庆之间路途遥远,战火年代,保住身家性命已成人们的唯一愿望,为了牛马猪羊鸡鸭鹅而让自己置身险境,王酉亭的举动也让家人有些不解。王德说,那时候西迁没有经费,父亲便把变卖两处房产的钱拿来保“动物长征”。

12月8日,南京东南西边都被日军包围,天上敌机轮番轰炸,地面枪炮声昼夜不断,唯有长江北岸日军还未到达。”王德说,12月9日,父亲凌晨带人到城西北的三汊河江边,高价雇用四条大木船悄悄驶至下关。

那天晚上,畜牧场职工几乎全部出动,分头将畜牧场的牲畜集中。“鸡鸭鹅兔等小动物装箱进笼,放到牛马背上驮运,猪羊等家畜则是驱赶随行。

王酉亭带着畜牧场职工,赶着1000多只动物,出挹江门,赶到下关的江边上了船。四艘大木船连夜迅速驶过长江,在枪炮声中到达浦口上游登岸。这支16人的队伍及家禽牲畜上岸后,就马不停蹄地沿着浦镇至合肥的公路驱赶前行。  

长达300米的动物大军

约克夏猪最难“伺候

1000多只、300米长的动物大军,常常令沿途躲避战祸的人们瞠目结舌,他们从没看过这样一支浩浩荡荡、长达数百米的“动物大军”。他们难以明白:这些人赶着大群动物要去哪儿?  

英国约克夏猪最不好管理。”王德说,父亲常常会给孩子们讲起这段动物西迁史。这支队伍中,马牛很听话,它们开道,背上驮着鸡鸭鹅等家禽。最难管理的是约克夏猪。“猪容易乱跑走丢,所以不敢让它们走最前面,只能让它们跟着马牛队伍,而人则需要围着它们前行。

就这样,长达三百米的动物大军就像沙漠中的骆驼队一样,行进非常缓慢。每天也只能走一二十里路,有时候走一两天还要歇好几天。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西迁路上,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动物的伙食问题,必须花费很多时间采购动物饲料。“如加州牛、荷兰牛、澳洲马等,在和平环境下有专人配制饲料。但战时赶路缺乏条件,和职工们只有想方设法,向沿途农家购买饲料、粮食,粗细合理搭配,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王德说,除了动物的伙食问题,它们也面临着被敌机轰炸,被土匪“劫杀”抓走的危险。 

耗时一年、最终抵达重庆

赶牛人像是苏武塞外归来

1938年11月上旬,这支坚韧不拔的“动物大军”耗时一年,走完约三千多里的行程后,抵达湖北宜昌。“父亲赶到宜昌后,立即联系了当地交通局的负责人。他们深为中央大学教工们的抗日爱国精神所感动,同意无偿安排船只、挤出舱位运输这些动物到重庆。几天后,他们在宜昌登轮西上抵达重庆,终于进入市郊沙坪坝的中央大学畜牧场。

跟随王酉亭西迁来到重庆的乳牛

王德介绍,1000多只动物最后抵达重庆只剩下一半,有的因病死在途中,有的遭遇敌机轰炸。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在晚年回忆录《逝者如斯夫集》中写下了与“动物大军”在重庆见面的难忘场面—— “在第二年(1938年)深秋,我由沙坪坝进城,已经黄昏了。司机告诉我说,前面来了一群牛,像是中央大学的,因为他认识赶牛的人。我急忙叫他停车,一看果然是的。这些牲口经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的王酉亭先生和三个技工,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外归来一般。我的感情振动得不可言状,看见了这些南京赶来的牛羊,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我几乎要向前去和它们拥抱。当我和这些南京的‘故人’异地重逢时,心中一面喜悦,一面也引起了国难家仇的无限愤慨;我眼中的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了。” 

当时中央大学及附中、附小师生和家属近万人闻讯,全部从教室和家属区里拥出来,排成两行队列热烈鼓掌,就像欢迎从前线出征回来的将士一样。此情此景,盛况空前。家人校友久别重逢,我父亲王酉亭和同行员工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禁不住热泪盈眶……”    

人物简介

王酉亭(1901-1982),又名友廷,江苏涟水人。曾就读于淮阴中学、涟水农校、东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1931年起,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师、畜牧兽医兼场长。1937年12月至1938年11月,毅然率领畜牧场部分员工及牲畜家禽长途跋涉、成功西迁重庆。到达重庆后,被罗家伦校长推荐担任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师,在重庆大轰炸中保护牲畜、发展西南畜牧事业、培养畜牧兽医人才工作中做出重要业绩。1952年院系调整后离开南京工学院。此后,从创建中华牧场,到公私合营后的南京乳牛场、卫岗牛奶场、仙林农牧场,他坚守执着痴迷所学专业,为畜牧兽医技术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抗战期间的另类“动物长征”   1000多只动物炮火中西迁来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