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泰斗徐勍病中收下关门弟子 寄语弟子要坦荡做人

06.11.2016  18:01

  徐勍在病床上接受关门弟子王浩安的拜师礼。赵欣 摄

  八十高龄的四川评书泰斗徐勍先生近日正在医院养病。身体抱恙的他却在病中做出一个决定,收下九龙坡区曲协副主席、原重庆喜剧团演员王浩安为关门弟子。至此,徐勍门下入室弟子达到15名。昨天,重庆晨报记者在病房见证了王浩安的叩头拜师大礼。收下新徒后,徐勍语重心长地寄语——徐门一向德行第一,才学第二,希望弟子谨记。

  心系评书

  最期盼后继有人

  徐勍是山城百姓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王”,也是四川评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是中国曲协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与2015年辞世的袁阔成先生并称“北袁南徐”,同为评书界业内泰斗。

  病床上的徐勍满头银发,看起来仍有些虚弱,但一说起心爱的评书事业,老人家顿时眼里放光。“我说了一辈子四川评书,起初是为吃饱饭,后来是为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时间久了有一些成绩。”徐勍说,“我最高兴的还是看到四川评书后继有人,前不久还拿了牡丹奖,我相信这项巴渝本土的传统曲艺能很好传承。

  徐勍70年的艺术生涯里,除了凭借精湛的评书才华赢得业内尊重,高洁的品行更是深得曲艺界同辈及晚学景仰,可谓真正的德艺双馨。

  多年来,正式拜入门下的弟子并不算多,算上王浩安也仅15名。但所谓“名师出高徒”,徐勍门下弟子大多在西南曲艺界享有声名,牡丹奖得主吴文、凌淋等便是其中代表。

  病中收徒

  寄语弟子坦荡做人

  对于八十高龄再收关门弟子一事,徐勍说,自己经过了慎重考虑,“按理说现在再收徒弟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浩安的人品打动了我。我们相识很久,他来自农村底层,诚实忠厚能吃苦,现在从事群众文艺推广工作,希望在评书方面有所作为,那我即使有心无力,也应该予以成全。我接受他作为最后的弟子。

  徐勍说,自己如今身体欠安,很难亲自传授本领,收下的关门弟子得更多依靠自学,以及请教师兄弟多交流,“我会传授给浩安自己的书和多年的表演资料,但说书只是一门技艺,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修行,我一向更看重徒弟的人品,所谓德是第一位,才是第二位,浩安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曲艺人,希望他能像我一样,一辈子坦荡做人。

  “我会谨记老师的教诲,学好技艺,更学好做人。”30岁的王浩安难掩激动,他现在渝州路街道从事群众文艺工作,也是市委宣传部特聘的“名嘴进百家”宣讲团成员,主演的小品还曾在重庆戏剧曲艺大赛中获二等奖。

    记者 赵欣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