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助推重庆城市品质再提升

28.12.2018  11:04

  12月24日,北碚区龙凤桥街道龙凤路,两名手绘爱好者在配电箱上“涂鸦”。连日来,龙凤桥街道邀请彩绘工作者对城市主干道沿线的20个配电箱进行“手绘”涂鸦,这些“手绘”卡通画使原本呆板冰冷的变电箱变得生动活泼、艺术感十足。特约摄影 秦廷富

  王川在渝中区大坪“小面一条街”——大坪小学门口的单巷子卖米线和小面20多年,生意一直不错。可今年中秋起,他却改行卖起了卤菜。在单巷子片区,不少商家像王川一样改了行。有的小面摊变为土特产专卖店,炒饭摊变成了养生馆。

  做小面的利润不薄,王川为什么要放弃做得顺手的老业务,转做新生意?

  王川的变化,源于渝中区今年5月起推行的“五长制”。

  “‘小面一条街’虽然生意火爆,但这里的商家占道经营,既影响了街道美观,也给学校房屋带来了安全隐患。”大坪街道大坪正街社区单巷子巷长袁茂林介绍,为了消除单巷子的“脏乱差”现象,他和同事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一道,开了六七次协调会。在他们的劝说下,“小面一条街”共有16家门面调整了经营方向,环境也变得整洁有序。

  “五长制”的实质,是将辖区大街小巷城市综合管理责任细化明确到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即“五长”),通过他们的精心维护,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这种城市管理新机制的推行,渝中区许多地方像单巷子一样发生了巨变,它们的变化也成为我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扮靓城市“面子”、做实“里子”的真实写照。

三大变化

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城市环境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一座城市的品质和精神。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工作,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城市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庆致力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取得三大变化——

  一是城市管理的标准意识明显增强。今年以来,我市高水平推进标准制定和法规编制,制定9项地方标准、15项行业标准,推进《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10项立法编制、修订工作。

  二是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扎实开展。在我市,以路为岗、服务基层的“马路办公”方式今年1月起推行,已成为重庆城市管理的新常态。上月,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主办的“2018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重庆“马路办公”获“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佳管理创新范例”。

  三是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今年以来,各区县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市政设施和绿化品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主城区提升绿化景观650万平方米,共整治城区空地1430万平方米,整治护栏1015公里,涂装桥梁479座、隧道205座,“两江四岸”的夜景吸引大批游客打卡。

  我市城市管理领域的民生实事也稳步推进。今年以来,重庆取消主城区路桥通行费改革的举措得到97.67%的市民点赞,主城区建成公共直饮水点456个,公厕343座,完成老旧小区居民供水管网改造3.4万户,完成“增绿添园”项目131个。

  “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市城市综合管理初步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让群众有明显感受’的阶段性目标。”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三大差距

阻碍城管水平提高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市城市管理交出了颇为亮眼的成绩单,但对照中央对重庆提出的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定位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在城市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方面我们尚有差距。我市城市管理仍然存在城市顽疾亟待整治、空间管控刻不容缓、生态改善势在必行、城市品质亟需提升、共管共治还须深入等软肋。

  如何正视不足,以高水平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为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之美成为关键。

  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针对我市城市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城市管理理念,聚焦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努力推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城市管理就像太阳运行一样,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山。现在管好了,不等于问题以后不发生;今天扫干净了,明天又可能变样。”市城市管理局有关人士表示,只有把每天当成新的开始,天天归零,久久为功,才能走出城市管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让城市每天都有新变化。

管理水平

力争“三年大变化、五年大提升

  市城市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水平,市政府日前印发了《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确立了“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管理目标和愿景。

  《方案》要求,我市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要求和“以整洁有序为基础、品质特色为重点、味道神韵为追求”的工作思路,力争城市综合管理“三年大变化、五年大提升”。

  “三年大变化”:2020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主要指标全面达标,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基本建立,城市高质量管理的标准、技术、政策等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城市面貌显著变化,市民认同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高。

  “五年大提升”:2022年,行动方案项目计划全面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功,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充分展现环境干净、市容整洁、秩序规范、城绿相生、风貌独特的现代化大都市新形象。

  2019年,我市将启动“两江四岸”“二环八射”生态绿廊建设,主城区将基本实现网上智能管理;2020年,主城所有区将力争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区;2022年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重庆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城市夜景……未来的重庆,“面子”更亮,“里子”更美,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还将发生更多让人惊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