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

28.09.2016  03:06

 

近年来,北碚区针对留守儿童现状,以关心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为重点,以全方位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为核心,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

第一,科学建立档案,精准指导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加强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家长务工情况、临时监护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开展各项关爱活动建立第一手资料。目前,全区有留守儿童246人,分布在三圣镇、柳荫镇、静观镇等13个镇街。按性别分类,男生126人占51%,女生120人占49%;按学段分类,学龄前儿童45人占18%,义务教育阶段儿童201人占82%;按是否寄宿分类,43人在学校寄宿占17%,203人未寄宿占83%;按留守儿童监护情况分类,229人由祖辈负责监护占93%,9人由亲朋负责监护占3.3%,8人无人监护占3.7%。

第二,健全关爱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关爱到位。 一是 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全区教育民生工作中,将之作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均衡重要内容抓紧抓实。 二是 建立北碚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了解掌握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和动态,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检查和推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 区教委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学校落实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暨教育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确保留守儿童关爱政策落实到位。

第三,多方位关爱,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之忧。 一是“解上学忧”。 建成22所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学习生活场所,解决留守儿童“读书远、无人管、教育难”问题。 二是“解亲情忧”。 全区66所中小学均建有亲情聊天室并全天免费开放,让留守儿童可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电话交流、视频聊天,满足亲情需求。结对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另外,各校建有爱心小屋、成长驿站等心理咨询室,配备61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适时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关怀、心理辅导,陪伴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三是“解假日忧” 。在每年元旦、春节、端午、“六一”和中秋等节假日,区领导走进留守儿童家中,给留守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同时,各部门、各学校也广泛开展走访、慰问留守儿童活动,做到关心慰问全覆盖,让每一个留守儿童愉快度过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