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区县落实举措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学

31.08.2016  00:33

 

渝中区: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提升职业素养,成就教育梦想”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引导教师自觉把师德建设文件精神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先后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标准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等,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暑假期间,完成57所校园、187名校级干部的考核工作,交流调整干部22人,招聘新教师102名,努力实现干部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 三是加强美丽校园建设。 启动了2016年暑期校舍维修工作,完成了44所校园的100多个维修项目。同时,全面梳理了教育系统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拟定三年改造计划,预计全年将投入4000万元完成改造项目。 四是加强校园检查指导。 区教委全体机关干部分成12个组,深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帮助指导校园开学工作,认真检查各校园教师到岗情况、收费工作及人财物准备情况等,了解学校办学存在的困难,倾听教师的意见建议,确保新学期各校园顺利开学。

 

铜梁区: 一是建设施。 投入2050万元,实施教学楼、宿舍、食堂等维修改造项目50个。投入2.19亿元,新建立心小学、玉泉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 二是促公平。 严格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对口”招生政策,保障2000余名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 三是防辍学。 开展困难家庭摸底排查,结成社会成功人士、贫困学生帮扶对子600余对,提供大学生助学贷款500余万元。437名贫困学子获“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春蕾圆梦行动”“残疾人助学金”等126.2万元资助。发放“泛海助学”“金秋圆梦”和“大学新生入学资助”共28.9万元。 四是保平安。 建成铜梁区校园监控管理中心,对全区86所学校校园进行视频监控,开展学校食堂、周边餐馆、路边游摊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学校食堂182校次,检查超市65校次,做到了全区学校全覆盖。

垫江县: 一是狠抓素质提升。 采取专题报告、观看视频解析、讨论座谈、集中学习、主题班(队)会、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认真开展开学前师生集中学习活动,切实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题报告12场次、讨论座谈20余场次、制作黑板报90余块、师生撰写心得体会3500余份。 二是狠抓活动开展。 联系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的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开展新学期升好一次旗、上好一堂课、开好一次班会、组织好一次逃生演练、做好一次常规检查“五个一”活动;开展师生结对帮困活动,做到让学生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 三是狠抓家校联动。 各校利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家校QQ群、班级微信群等家校共育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返校后学习教育、假期作业完成等情况,并就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与家长交流沟通,汲取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发放家校联系卡2000余张,通过家校QQ群等发送教育教学资讯、安全常识等信息3200余条。 四是狠抓督导检查。 县教委制定开学工作督查方案,实施“县教委—片区—学校”三级督查,成立5个专项督导组深入各校,采取推门听课,查看学校工作计划、教师任课表、教师教案,召开座谈会、走访家长、发放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为期3天的开学工作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江津区: 一是早收心,进入开学状态。 召开全区教育系统秋季学期开学工作会,对新学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举办“校长论坛”,随机抽取2名中小学校长交流发言;组织师生、家长收看央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要求各校(园)精心组织班子会、教职工会、开学典礼三个“收心会”,提振精神、凝心聚力、廓清目标。 二是早准备,做好各项保障。 引进、招录教师274名,培养农村全科教师80名,交流轮岗教师近400人,有力保障师资;做好新生入学登记、报名、转学等工作,妥善解决1000余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投入500余万元实施 “环境整治”和“农村教学点建设”专项工程,广大农村学校旧貌换新颜;做好课程安排以及教科用书、各类设备设施的调配和使用。 三是早排查,确保安全和谐。 坚持“四不漏过”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确保不漏过每一栋校舍、不漏过每一种设施、不漏过每一个部位、不漏过每一环节。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检测部门对新建改建学校和新购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有毒有害物质和挥发性气体含量检测,并将鉴定结果向家长公示。主动联系属地综治、公安等部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构建“大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