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什么环境下工作?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探访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责任病区

08.02.2020  07:24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严守操作流程,医护人员从半污染区出来后,要先进行消毒。

重庆日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重庆已派出四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分别在武汉、孝感、汉川等城市进行援助。他们是在什么环境下工作?工作情况如何?2月7日,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3号楼15楼,在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下称重庆第三医疗队)负责的病区进行了探访。

重庆第三医疗队所在区域经过前期改造,已经形成“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病人通道、医护人员通道。医疗队成员分布在不同区域,各司其职,用生命守护生命。

清洁区:穿戴防护用品,医生办公室与污染区仅一门之隔

清洁区,是重庆第三医疗队成员救治病人前必须经过的区域。该区域的一道长约50米的走廊,便是医护人员通道。走廊两侧分布了9个房间,包括防护用品穿戴室、休息室、沐浴室、医生办公室等。

记者看到,迈入清洁区不到两米就设有一道岗,所有的医护人员要先进行消毒,并将生活用鞋换成工作用鞋。

防护用品穿戴区是医护人员进入清洁区后的第一个房间。所有要进入污染区的医护人员,都要在这里穿戴防护服;不进入污染区的医护人员,也要在这里穿戴隔离衣、手术衣等。

医生办公室与污染区仅有一门之隔。记者注意到,分隔医生办公室与污染区的那道门,有一块透明玻璃。平时,两个区域之间要沟通情况时,会有一方把信息写在白纸上,然后贴在玻璃前,以传递信息。

每个区都有工作手机,但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还是常态。”值班医生、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春全介绍,工作手机数量有限,但在污染区内,不少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沟通,用文字直接交流,更快。

清洁区还有一个库房,所有医疗物资,都存储在这里。每天,医疗队队员都要定量拿取一次物资。“这些物资非常重要,尤其是N95口罩。”护理管理组成员、重医附二院护师吴燕说。

半污染区:过渡与配药都在这里

半污染区是清洁区与污染区中间的过渡区域,一共有两个缓冲间,缓冲间1靠近清洁区,缓冲间2靠近污染区。半污染区的门就在清洁区第一道岗旁边。

记者看到,半污染区的门平时都处于紧闭状态,只有医护人员进出时,或者需要医疗物资时,门才会打开。

进出半污染区,流程都是不一样的。”吴燕介绍,进半污染区前,医护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设备。同时,进门之前,要把工作鞋放置在清洁区处,在里面重新穿一双拖鞋。

这个拖鞋基本只起‘垫脚’的作用。借助这双拖鞋,医护人员会在缓冲间1换上长筒靴。”吴燕说,换上长筒靴后,便可以进入污染区进行治疗。

出污染区时,医护人员先进入缓冲间2,然后按照相关流程,脱掉防护服和长筒靴。这些物品不能再带去缓冲间1,需要按照医疗废品进行处理。同时,缓冲间2也配备了一双拖鞋,医护人员也要利用这双拖鞋,“”一下,再去到缓冲间1,换上新拖鞋,然后再出半污染区。

出半污染区前,医护人员就会全方位消毒。出半污染区后,他们也要在清洁区再进行沐浴、清洁,离开时也要对身上的衣物进行消毒。”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症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何继菲是医疗队的院感组成员之一,她表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衔接非常重要,所以每个队员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操作,确保自身不被感染,也不把病毒带给别人。

污染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尽量少喝水不上厕所

污染区,分为病房和患者通道。大多数病房可以容纳3-4个患者,个别病房为单间。

与大众认知上的病房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所处病房主要是多一些呼吸相关的医疗器材,比如氧气流量表、氧气钢瓶等,其他的倒没有什么特别。”吴燕说。

不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这个区域被严格隔离,一旦医护人员进入之后,全身的防护装备便不能脱下。

防护服非常厚,也很热很闷。”吴燕表示,较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比较难受,“而且因为防护服等设备是一次性的,为了节约物资,很多医护人员进入污染区前,都会尽量少喝水,这样便不会上厕所,也就不会更换防护服。

我们不仅要治病,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为他们进行心里疏导。”吴燕说,大部分病人都很脆弱、很恐慌,医护人员要安抚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战胜疾病。

院方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也基本能够保障我们的物资。”何继菲说,她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仗,脱下口罩,自由呼吸。

原标题:医护人员在什么环境下工作、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探访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责任病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