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 扎实推进 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12.08.2015  17:57

    7月27日-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吉林长春举办2015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专题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卫生计生工作,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同时,围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行经验交流和专题研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主持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作会议总结,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王培安、崔丽、金小桃,驻委纪检组组长陈瑞萍出席会议。市卫生计生委盛娅农书记、屈谦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2015年上半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按照中央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奋斗,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多层次医保体系更加完善,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不断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与妇幼保健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法治建设与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会议要求,2015年下半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推进力度,全力推动医改重点任务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

  第一,全力推进医改重点任务落实。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医改的重要文件,要求各地要加快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做好贯彻落实和督促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一是要加大推进力度。各地要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委领导医改重点联系省份制度,建立相应联系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改革地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配齐配强改革工作班子。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向党委、政府多请示、勤汇报,积极争取支持,解决重大问题。制订配套政策要结合实际,每条措施内涵清楚,指向明确,便于基层理解和执行。国务院医改办要按月通报各地医改情况,做到月调度,季报告,年底交账。对改革滞后的地方要约谈,对执行不力、整改不到位的要问责,对表现突出的给予政策倾斜等奖励。二是要抓好“两个全面推开、两个全面实施”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两个全面推开”,即在全国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试点城市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头戏”,核心任务是破除以药补医的逐利机制,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综合改革,着力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今年10月底以前,所有县的县级公立医院必须全面推开综合改革,12月底以前,100个试点城市必须全面推开综合改革。“两个全面实施”,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各地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2015年12月底前,大病保险要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形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救助等互补联动的医疗保障网。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办《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在11月中下旬统一实施。要加强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拓展省级采购平台服务和监管功能,2015年底前各省与国家平台要对接联通。三是要统筹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各地要不等不靠,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要构建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实现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纵向流动。继续推进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扩大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遴选首批“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要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符合基层实际的职称评审制度。落实国办关于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精神,解决村医后顾之忧。要推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建设,年底前争取有10个省级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促进“互联网+”在卫生计生行业的应用发展。要进一步清理不合理规定,优化政策环境,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

  第二,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一是要逐项对照“十二五”目标任务,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特别是中央投资项目,全国共安排了1388亿元项目资金,至今还有430亿元资金的项目未实施。各地一定要加快进度,年内务必开工。二是要抓紧编制“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医改规划及各个专项规划。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健康扶贫行动方案。

  第三,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行业监督管理水平。一是要推进卫生计生法制建设,做好基本卫生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二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部门权力清单,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三是要继续加强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长效机制建设,构建新型平等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四是要扎实做好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加强基层综合监督队伍建设,推进监督执法力量整合,实施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五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制订工作。

  第四,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应急水平。一是要加大监测预警和预防干预力度。落实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心血管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及综合干预项目,推进脊灰疫苗使用策略调整。血站核酸检测年内实现全覆盖。二是做好重点疾病防治。加强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完善防治人员感染保障和工资待遇倾斜政策。规范医疗行为,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三是要加强科研攻关,实施好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五是要推进医疗救援能力建设。

  第五,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妇幼健康服务。继续组织实施好单独两孩政策,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做好出生监测和人口形势研判,开展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加快实行生育服务证网上办证,着力解决办证难问题。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切实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评选命名首批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继续组织实施爱婴医院创建工作。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深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第六,继续推进中医药工作。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两个规划的各项任务。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县级公立中医院综合改革,开展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和县级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试点。促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第七,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扎实做好与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医改合作项目,积极推进中非、中阿卫生合作,研究完善中国全球卫生战略,积极推进医药卫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会议强调,2015年时间已经过半,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如期实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按照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始终保持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保持一股压倒一切困难的劲头,努力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切实担当起改革发展责任;要加强统筹协调,增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要认真抓好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为事业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