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的“哄娃小屋”

14.08.2021  07:16

记 者 手 记

小屋子,给孩子开出“欢乐处方”。

正值暑假,医院的儿童择期手术量暴增。

面对手术、打针、吃药……

孩子们难免恐惧,家长们难免焦虑。

为舒缓恐惧和焦虑,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上新“哄娃”妙招!

一起来看——

↓↓↓

米奇、米妮、唐老鸭……

墙上的迪士尼卡通形象栩栩如生,

书柜里摆放着可爱的玩偶和彩色绘本,

这里是“迪士尼欢乐屋”!

设立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住院部。

医院为何会有这个小屋?

“这是一个让患儿舒缓的空间,

医生为患儿解除疾病的痛苦,

小屋则是在帮助患儿纾解心理负担!”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社工部负责人说。

伸出你的小手,跟我一起做!

来自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

正在教患儿如何正确洗手。

笑一笑,细菌最怕笑容哦!

轩轩(化名)刚输完液,就来小屋报到。

她喜欢跟小屋的实习生大姐姐一起玩,

很开心,让我忘了打针的疼。

14岁的小男生,暑期暴饮暴食,

导致急性阑尾炎发作住院。

他输液时,自己推着药瓶来到小屋。

社工实习生们,陪他聊天、玩耍,

难熬的输液时间,因游戏变得轻松愉悦。

3岁的贝贝(化名),已住院一周。

他哭闹时,妈妈就带他到小屋逛逛。

叮叮当当”琴声飞扬,

他不是小病人,而是“钢琴小王子”。

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

西南大学学生廖笃思这样理解自己的专业。

她和同学们,每周都会到小屋做社工,

用所学专业,为患儿家庭提供服务。

医学技术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

需要专业的社工,提供医学人文关怀。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社工部认为,

小屋的存在,让儿童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一名家长站在小屋门外,

静静看着孩子在小屋游戏玩耍。

社工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如何配合治疗。

门口的家长长舒一口气:

他只要配合治疗,我焦虑就少很多。

在小屋画画、弹琴、搭积木……

孩子们的作品被医院做成“明信片”。

他们的奇思妙想,为小屋留下美好记忆,

也见证着医疗服务的温情时刻。

华龙网记者

石涛 解小溪/图

李文科 连肖/主持

原标题:万花瞳 | 医院里的“哄娃小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