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到细处 栋梁自然成——重庆十一中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侧记

23.03.2016  17:11
深耕到细处 栋梁自然成——重庆十一中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侧记 - 教育厅
深耕到细处 栋梁自然成——重庆十一中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侧记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十一中学子在精心设计义卖服装图案

张立勇为十一中学子作精彩报告

      核心提示
      践行守则,重在行动。自去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颁布以来,我市各中小学掀起了学习《守则》的热潮。
      如何让《守则》更好地落地,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十一中校长钟进友看来,守则不仅应体现在学校的墙壁上、板报中,更应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无论是出台手机管理政策、做好主题活动,还是面对教育细节,十一中坚持培好根,固好本,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动力,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学生管理 用制度的力量培育和播撒文明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信息时代,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扰。
      尤其是中小学生群体,他们对手机兴趣浓厚但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影响学习、手机依赖等问题,一禁了之还是视而不见,令教育者困惑。
      不久前,十一中出台了《学校校园手机使用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进入校园内一律将手机关机后交本班班主任处统一保管等规定,在校园引起一阵讨论。
      “尽管《中小学生守则》没有明确的关于手机使用的条例,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学校副校长欧宾解释,这并不是全盘否定手机,而是希望通过制度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文明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强化校内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管理。
      “我们老师居然没收手机耶。”政策之下,胡在兰老师所带的学生却嗨了。然而没过多久大家发现,尽管胡老师没有收手机,却有另一番“思考”,例如规定了开关机时间,抽查是否在规定时间关机;让学生提供通话详单。当然,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胡老师还在班级设立“公用电话”,并将自己电话全天开放……获得一片点赞。
      “学校这项规定看似严厉,但实际上却体现出严中有度、严中有爱、严中有序的原则。”德育主任刘运超表示,每个班级可以有自己的管理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理性地使用手机。
      很快,就有家长欣喜地向学校表示,孩子没有以前那么依赖手机,也有家长说,以前孩子上厕所都拿着手机看小说,很少和家人沟通,而现在会主动交流了。
      孩子的体会更直接。学生肖舒哲、王钦反映,一些原来离不开手机的同学,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看书、画画、参加运动,不少人还主动将手机换成了老人机,大家的自控能力无形中增强了。
      事实上,十一中将守则精神内核贯穿于学校管理中,从之前探索的轰动全国的校长助理,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社团活动,再到习惯成自然的“光盘行动”,都让十一中学子在行动中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
      丰富主题活动 实现从“心动”到“行动”的高度统一
      “走,快点去听讲座,清华大学‘英语厨神’张立勇来学校啦。”还未到讲座时间,十一中学子已经迫不及待了。
      孩子们口中所说的张立勇可不简单,他上过《新闻联播》、《面对面》、《鲁豫有约》等节目,被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过。然而,学生最关注的并不是他这些高大上的背景,而是背后的励志故事。
      “不要抱怨运气不好,运气面前人人平等,梦想面前人人平等”、“勇气就是运气”……张立勇的话敲击着孩子心灵。不少学生感慨,只要有梦想,就要坚持。甚至不少低年级的同学也闻讯赶来。
      这场“责任与担当”讲座,实际是学校文幼章大讲台系列活动的一个“常规动作”,也是学校践行《中小学生守则》的“主渠道。”
      “学守则、见行动”,十一中用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守则入脑入心。
      例如3月,十一中以贯彻实施新手则为出发点,开展文幼章大讲坛文明礼仪培训,各个班级举行了“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班会,将学生理想教育引向深入。此外,4月的“读书启智”读书月活动,5月的以“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红五月主题活动都将掀起践行守则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中“校园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在践行《守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去年首届评选活动让人至今仍振奋不已。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校师生民主讨论形成形象大使品质,通过班级、年级和校级三级评选活动,挖掘出具有“阳光友善、诚信担当、笃学创新”等品质的形象代言人,鲁力、王丹霓、张小艾等一批优秀学子涌现出来。
      学生们表示,尽管活动已经过去,但其中渗透的守则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大家一言一行中,人人自觉做到“心动”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做好每件小事 让守则条文真正“活”起来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有了《中小学生守则》就行了,而是需要以学生为本,在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这个属于乔木,中文名叫天竺桂……”新学期,生物教师许刚强带领学生采集校园植物信息。令人期待的是,在十一中,200余种植物在不久将会有自己的“身份证”。你只要通过扫描树牌上的“二维码”就可进入专业网站获取详细信息。
      据了解,这个想法源自校长钟进友,一经提出,就得到师生支持。
      大家一致认为,《中小学生守则》中倡导“爱惜花草树木”等内容,那么,从身边的校园植物做起,为它们进行植物挂牌,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学校党委副书记钟代文迅速“排兵布阵”,师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搜集整理植物信息,设计树牌,制作成二维码,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这场植物挂牌并不是生物老师的专场。”生物老师周光林介绍,语文、美术等学科老师以及学生们也纷纷贡献才智。例如语文老师还为植物选出相关诗句,“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说的就是垂丝海棠,极富诗情画意。一时间,学校变成了关注绿化、美化环境、谈诗作赋与科普宣传的“大课堂。”
      把活动做细做深做透,让守则入脑入心,是十一中人的一个惯例。
      开学前夕,国际班的孩子们在班主任黄伟带领下来到江北失能老人养护中心,接受了一堂生动的“慈孝“课。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献爱心活动。出发前,黄老师特意提前了解老人的性格爱好,让孩子与老人结对交流,例如让喜欢军事科学的孩子与老军人交流,听老人们讲自己过去的辉煌……这样的巧妙布局,让老人收获开心的同时,也让孩子对“孝”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细节彰显文明,点滴体现素养。十一中真正让守则在学生心底扎根发芽,并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动诠释着“事无巨细皆教育”的深刻道理,显示出一所百年名校践行守则的智慧与思考。
      文/何霜 胡忠英 图片由重庆十一中提供
      观察 让优秀品质在孩子心灵生根发芽
      教育该培养怎样的人?对于百年名校十一中而言,有着清晰的思路,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
      纵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品质,在十一中有着更为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孩子呈现出阳光友善、诚信担当、笃学创新等品质,彰显着新时期中学生的风采。
      或许,正是十一中坚持用一颗深谙教育之道的智慧之心,一颗不辞劳苦的坚韧之志,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些美好品质得以在孩子心灵生根发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