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法院“六举措”提升司法公信力

02.02.2016  10:23
  南岸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六举措”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是加强重要领域案件办理回应社会关注热点。对于民众深恶痛绝的贪污、贿赂、渎职犯罪以及近年来民众反映激烈的食品药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污染环境等犯罪给予坚决严惩;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宽严都要落实、宽严都要依法;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的审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权益。提升司法公开程度 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

  二是审判过程公开。通过设立宣传栏、导诉台、邀请市民旁听案件审理等方式,将审判公开工作向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实质公开纵深推进。注重做好判后答疑、释法、解惑工作,大力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将案件审判结果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组织社会公众参加有关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和鼓励社会公众通过电话、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意见和建议等形式,让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来。

  三是规范庭审行为,打造精品裁判文书。加强文书写作,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承办法官按照庭审事实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书写判决,院庭领导准确把握裁判文书说理质量,打印员负责校对文字。认真开展两评查活动,提升案件质量;扎实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平台建设,成立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出台《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方案》,着力搭建重庆公众服务网、法院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四大载体,全面深化司法公开。

  四是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坚持开展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街道、进机关、进工厂等普法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假日、“3.15”、“6.26”、“12.4”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采取印发一些常识性法律知识、便民诉讼手册等形式,发放给广大人民群众,使其对法律、法院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而提升司法公信力。

  五是加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坚持把公正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首要价值目标, 通过努力使案件实现依法审理、及时裁判、程序公正、结果正确, 使人民群众从个案的审理中感受到法院是可以依赖。加强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教育, 练就法官公正执法的内在功力, 为群众排忧解难、平息纠纷, 对诉讼作出公正裁判,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

  六是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深刻认识到人大工作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是促进法院依法履职、改进工作、提升公信的渠道和保障。要创造条件、积极配合,自觉将全部工作置于监督之下,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通过依法独立审判与自觉接受监督相结合,提升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 来源:南岸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