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法院:司法警察“三拼”彰显责任与担当

05.01.2017  14:34
  在南岸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执法槌,不穿法袍,但他们演绎的故事同样精彩,每份裁判文书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每个庭审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外出执行中,面对情绪失控的被执行人,是他们第一个冲上去将其制服;民事案件审理中,面对激烈争吵以至拔拳相向的当事人,是他们第一时刻赶到,将双方劝服;面对那些寻衅滋事、冲击法院的上访人员,是他们组成护法长城,保卫着南岸法院的安全……他们就是南岸法院司法警察。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不厌其烦地教育我,反复给我讲道理、讲法律,因为我的事情,让你们一天都没有吃饭,我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愿意马上履行。”2016年12月8日,失信被执行人张某被南岸法院司法警察人员带到法院准备采取拘留强制措施。

   拼人才:体力与脑力的“同步伐

   “虽然我不是法官,但我还是需要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法律知识,在协助法官办案的时候,也能为矛盾化解把把脉、出出力!”前不久,在对民四庭审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李某情绪激动采取隔离措施时,司法警察谭扶摇对情理法的如数家珍,平复了当事人情绪。

  南岸法院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提出“内强学习、外强训练”的工作方针,一手抓学习、一手抓训练。坚持学习,利用每周例会学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和新修订的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坚持训练,利用工作时间分批次进行体能训练,集中开展擒敌拳、盾牌术、警棍术等训练。截至目前,2名司法警察顺利通过司法资格考试。2016年,集中组织30人次开展为期半年的体能训练、擒敌拳、盾牌术、警棍术等训练共计85次。

   拼规范:内部与外部的“同教育

  “在司法警察大队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照顾、相互关心!”司法警察刘芳芳这样说道。南岸法院注重司法警察大队内部队伍建设,认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进行领导与干警之间诚心交心,真心实意地交谈,解除思想“疙瘩”。做到了“五个一”,即生活遇到困难帮一帮、工作出现矛盾谈一谈、发现问题拉一拉、遇到评优评先让一让、遇到晋升机会推一推。

   “传递证据材料时动作不统一”、“加强体能训练,应开展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2016年12月,司法警察大队共收到来自一线干警的8条意见和建议。南岸法院坚持从规范管理着手强化警务保障,对警用设备进行系统升级换代,制定《司法警察警务值班制度》、《司法警察派警制度》等多项警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用警,权责分明。

   “我觉得服务和保障中心工作是司法警察大队的基本职责。”司法警察大队队长赵永凯明确要求,全队要精诚团结、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建设一支供给围绕需求来、标准跟着时代走、优质高效的司法警察队伍。

  拼防范:安检与巡逻“同落实

   南岸法院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加强安检、值庭、押解等警务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切实要做好对诉讼参与人的登记检查,严把安检关。对法律规定禁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要坚决制止,对查出的管制、限制和危险物品及时妥善处置;要严格执行《外来人员出入法院管理规定》和保安巡查制度,加强对法院各审判、办公场所的巡查,不放过任何影响法院安全的因素。

  “我们采取定点定人,适时流动巡逻,动静结合。”司法警察大队副队长梁志培这样说道。一方面,在法院大门及进人审判区的门口,固定人员落实安检工作,定点定人,做到安检到位;另一方面,要适时安排人员流动不固定巡逻,防止出现死角。据统计,2016年,对2万余人次进行安全检查,其中取出3人当事人背包中的违禁品。每日巡逻5次,发现安全隐患3起并予以整改和解决。 来源:南岸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