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全面实现了对牛羊的 “户口制”管理

13.09.2016  01:42

南川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邓廷兴

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牛羊布病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农办发〔2016〕7号)文件精神,南川区结合实际,为做好牛羊布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防控,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了牛羊“户口”,实现了对牛羊的“户口制”管理。

一是利用今年6——7月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区牛羊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并对牛羊养殖户、来源、流向、疫病、头(只)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掌握了全区牛羊的基本情况;

二是根据普查的情况,对每一牛羊饲养户饲养的每一头(只)牛羊挂上耳标,使每头(只)牛羊有了“耳标号”为其唯一身份的信息;

三是将每头(只)牛羊饲养户、来源、防疫及耳标信息录入我区网上畜牧报表平台,建立了牛羊的“户口”,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是通过养殖备案、养殖户报告、监督巡查、检疫申报等方式,对新增,以及流出、死亡等的牛羊及时核对后,对其“增户”和“销户”,实现了来源、流向情况的可追溯;

五是对流出(销售)的牛羊,养殖户必须凭监(检)测报告方可进行检疫申报,否则,不予受理;

六是加大对违规调运、流出(出售)牛羊无耳标、不凭监(检)测报告申报检疫等行为的查处,规范养殖户的行为,为牛羊“户口”建立及实现“户口制”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区在对牛羊的监管中,通过“摸底调查,掌握基数;佩带耳标,建立档案;调入备案,新增入档;落地监管,防范疫病;监督巡查,掌握动态;与档不符,弄清原因;检疫申报,核对信息;信息不符,绝不受理;流向清楚,及时销户;痕迹资料,归档备查;问题轻微,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立案查处”的 96字 监管法,做到了对牛羊的明白监管,依法监管和痕迹监管,对实现牛羊“两病”安全、牛羊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