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无人机遥感调查卫星动态监测 江津全面排查污水源头

09.05.2019  11:54

重庆市第1号总河长令发布后,江津区各级河长和有关单位立即行动,全面排查,深入查找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源头。

上个月,江津区邀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来到江津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及部分支流生态环境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

这是重庆市除试点区外第一个开展此项工作的区县。

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完成无人机全域飞行,正在进行数据处理。这项工作将帮助江津区各级河长及时发现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并从源头开始治理。

△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无人机遥感调查。

每条河流都有专人“照顾”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5月8日,记者在江津区吴滩镇现龙村梅江河边看到,这里河水清澈,一位护河工人正在清理河里的落叶。

梅江河是璧南河右岸一级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梅江河发源于重庆市璧山区,在江津区汇入璧南河,河长42公里,其中江津区境内河长20.2公里。       

去年,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梅江河水质为IV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COD。

根据江津区“一河一策”方案编制要求,江津区河长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梅江河流域污染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形成了“一河一策”方案。

随后,江津区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推进污染治理,梅江河江津段水域水质和人居环境均有大幅提升。

梅江河的有效治理仅是江津区实施“河长制”以来,从“有河长”到“见实效”的其中一条河流。

江津区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全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中小河流共209条,总长2100余公里。其中,跨区县河流15条、区境内总长660余公里,区内河流194条、总长1450余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区级河流25条、区境内总长1100余公里。

江津区按照“河长到位、机构到位、制度到位”的要求,全区所有镇街全面实行区、镇(街)两级“双总河长”制,209条中小河流从此受到专人“照顾”,实现全覆盖。

河长制”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江津区分别从生活、农业、禽畜等源头开展水源治理,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同时,江津区还积极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核查行动,累计清查入河排污口294个,建立217个全区入河排污口基本单位名录库,全面完成沿江流域18个排污口的截流、提升泵等整治建设工作,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长江问题。

△无人机拍摄画面。

卫星、无人机遥感识别排查 及时发现污水违规排放

上个月,江津区邀请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来到江津区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及部分支流生态环境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江津区一方面扩大了长江干流排查范围,将范围扩大为江津区境内长江干流岸线3公里的缓冲区,岸线总长约127公里。另一方面,江津区也扩大了排查河流,将辖区内临江河、璧南河、綦江河岸线1公里,总长度约109公里(临江河14公里、璧南河19公里、綦江河76公里)纳入其中。

江津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的累计排查总面积达到了约750平方公里。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江津区将全面掌握辖区内长江干流岸线入河排污口设置、企事业单位空间布局、固废及砂土堆存情况以及岸线开发利用、岸线开发利用情况、生态保护地破坏等情况。

江津区将对企事业单位入河排口、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排口、雨洪排口、农田退水排口、废水混合排口5类入河排污口进行卫星及无人机遥感识别和排查,并结合地面核查,及时发现违规排放等突出问题。

同时,江津区已建立了边调查、边应用、边整改、边核查的联动机制。对于调查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及时转交相关部门,督促整改。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