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厮门大桥通车 解放碑2分钟开车到江北嘴

29.04.2015  06:33

千厮门大桥彩虹般的匝道,串起渝中区半岛和江北嘴,显得宏伟壮观。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记者 鞠芝勤 苑铁力 通讯员 刘成伟 摄

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报道

千厮门大桥终于通车了!从今天起,从江北嘴到解放碑,开车只需两分钟,步行也只需十几分钟。

千厮门大桥的通行,不仅极大缩短了江北嘴和渝中区两地的车程,同时也为黄花园嘉陵江大桥“松绑”,分流部分过江车辆,减小交通压力。如果你住在江北,要到解放碑去上班;或者住在渝中区,要去江北嘴办事。那么,你今天就可以选择千厮门大桥这条新路线啦。

设计者说>

四车道桥面给了“天梭”一个机会

人物:邓文中,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

去年3月通车的东水门长江大桥,与刚刚通车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是邓文中院士带领的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设计团队,和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团队联合进行设计的。

这两座桥为何选择了“天梭”造型的桥塔?昨日,记者专访了邓文中院士。

邓文中说,“天梭”造型的桥塔,是一种流线型,已经研究了很久。但是一般来说,中国的跨江桥梁比较宽,六车道、八车道甚至更宽。如果按照较宽的桥梁来做,就会显得“太肥太胖”,达不到优美流线型的效果。

机缘巧合,重庆要建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规划都只有四车道。“刚刚好,给了‘天梭’的桥塔设计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去实现这个愿望”,这让邓文中很高兴。

桥塔首次采用“天梭”造型,修建之初,大家曾经有担心,怕做不出这种效果。也考虑过桥塔使用钢结构,后来为了呈现柔美感觉,仍然使用了混凝土。并且,为了保证桥塔混凝土曲面线形,经反复论证,模板最终采用木质面板,通过工艺处理后,桥塔线形得以完美呈现。

邓文中说,“天梭”桥塔形状很中国化,但又很时尚,显得国际化,自己也多次去现场看过。“‘两江大桥’利用这样一个流线型桥塔,色彩雅致、线条柔美,也很别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视线的阻挡,将桥梁整体融入重庆山水之中。”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