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去找你的接生婆吗?她寻了半个世纪,想再说一声“谢谢”!

25.03.2017  20:13

张辩真老人(中)

你无意间的一个微笑,或许会成为别人一生中最灿烂的阳光。而作为医生,履行职责的救治,或许也将会成为别人铭记一生的恩情。

2月底,家住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家属区的胡久序经过多年断断续续的打听、探访,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找到了50年前为她接生的妇产科医生张辩真。得知张辩真消息那一刻,胡久序和丈夫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50年的光阴,悠远漫长,张辩真已94岁高龄,她为无数人接过生,早已忘却了眼前的感恩者。但两家人一见面,却是异常亲昵,宛若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一般寒暄、畅聊。那么,胡久序为何对张辩真念念不忘?又是为何寻找了近50年都还在寻找?

3月23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胡久序的家中,听她讲述了一段被光阴掩埋多年的陈年旧事。

孩子意外提前出生

胡久序是重庆建设集团的退休高级工程师,1967年她27岁,怀了第二胎。那段时间,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胡久序根本没把怀孕当回事,一如既往天天工作。

“我们那时的女孩子生孩子可不像现在那么娇气,我记得我生第一胎的时候,上午都还在画图纸,然后下午感觉肚子痛得不行了,才去医院生孩子。”生第二胎的时候,胡久序依旧扎在工作里头。

“那段时间,文革武斗最乱的时候,街上偶尔传闻说有行人被流弹击中的消息。一时之间,风声鹤唳,街上人少得很。”胡久序回忆道,7月31日她在嘉陵厂工作的姨爹,由于家中厨房突然飞入流弹,选择到她家避难。那时,胡久序一家住在一筒子楼里,房间只有17平方米左右。天气热得出奇,家里又来了客人,大家便用拖把将走廊的地拖干净,然后到外面乘凉、睡觉。

8月1日,胡久序的母亲煮了解暑的排骨冬瓜汤招待姨爹,大家正吃着,胡久序肚子忽然一阵剧痛,孩子提前近20天要出生了。这时外面天气炎热,环境复杂,能不能顺利走到医院都是问题。最后,胡久序还是在她父亲和姨爹的护送下,去了大坪三院。

“当时街上空无一人,我自己还能走路,三人就靠着沿街关门的店铺,踟蹰前行。只是平日里只需要走20分钟的路程,那天走了近40多分钟。”胡久序说,当她走到医院时,整个人汗如雨下,几乎没有了一点力气。

漂亮女医生分她午餐

几人到了大坪三院门诊,门诊里空无一人。所幸,妇产科值班医生、助产士、护士等看到胡久序,立刻断定她应该是要生了。几人极其迅速的将胡久序推进产房,甚至都来不及做例行消毒。

“那时产房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只吊扇在头顶上‘呼呼’的旋。我身上几乎全是汗,知道此刻肯定不能吹风。”胡久序正这样想着,并欲请求关掉电扇,谁知那位女医生很麻利的就去关掉了电扇。“我顿时心生感激,刚才一路的惊恐和疲惫瞬间消散,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安全平静的港湾。

接生很顺利,儿子出生了,由于出生在八一建军节,因此取名徐千军。“孩子出生了,我悬着的心就放下了。这才开始去打量那接生的医生,只见她五官如雕刻一般,很是漂亮。”胡久序对这医生心生好感,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她难忘。

“那时我情绪还不是很稳定。接生的医生主动来陪我聊天解乏,也是在那天的聊天中,我得知了她叫张辩真。”胡久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那样的情况下,有人能来陪你说说话,简直就跟如沐春风一般。那时家里面不方便送饭过来,张辩真就把她的午饭分给我。其中里面有道菜是“藤藤菜炒肉”,那味道胡久序50年都没忘。

“这件事在张医生看来,兴许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给我的震撼却很大。50年过去了,我依旧不能忘记这份恩情。”

多次寻找毫无线索

徐千军5岁那年,胡久序工作、生活的环境都比较稳定了,她想到了张辩真,便带着儿子去大坪三院找。只是很遗憾,张辩真那时已不在这里工作。胡久序便向新来的医生打听她的去向,新来的医生却一无所知,胡久序只得带着儿子失望离开。

“那时儿子年龄小,我跟他讲这件事他可能听不懂,后来随着他慢慢长大,我便把这个故事一遍又一遍的讲给他听。”胡久序表示,自己的儿子听了也很感动,同她一样都非常想见到接他出生的医生。

1989年8月1日,是徐千军22岁生日,胡久序带着儿子重走当年去医院的路,并再次向他详述那时的情景。两人到了医院,胡久序就在当年产房的窗口下面,为儿子拍了一张照片。

胡久序翻看老照片

随后的几年,徐千军又带着儿子多次回去,并且在相同的地方照相。“找不到张医生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心想着看以后能否有缘分碰到,打听到。”胡久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把儿子每次在医院下留影的照片制成了见简易的相册,并且在相对应照片下面,写下当时留影的情况。“这个相册,是给儿子的纪念,也算是我自己默默感激张医生的一种方式。”

儿子支持继续寻找

徐千军(左一)

断断续续打听了很多年,胡久序一无所获。她想,兴许应该放弃了。

但就在前段时间,胡久序忽然在微信朋友圈里读到了一篇马末都的文章——《寿者叶惠芳》。文章这样开头,“我一直对我的出生十分好奇,直到成年后的某次与母亲聊天,才知道我竟然生在解放军总医院……”

“我看完后,发现这篇文章就是写马末都先生寻找接生自己医生的一段经历。”胡久序说,文章看完后,她久久不能平静。回想到50年前的情景,竟是历历在目,如果找不到,这定会成为她人生中的一大遗憾。当即,他给儿子打去电话,并说了自己想再次寻找张医生的想法。即使找不到,也要去医院说说这个事情,好让现在的医生们也知道,当年他们医院有一位那么负责任,那么善良的好医生。

“我儿子现在在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很少回来。因此第二天,我只能和我的丈夫一起去找。”胡久序表示,他的丈夫在这件事情上也似乎是感同身受,一直也很支持她。因此,第二天,两位老人一早便踏上了寻找了之路。

意外获知当年医生消息

“一大早,我和丈夫收拾停当,便去了当年的妇产科。到了以后,他在外面等我,我自己一个人进去。”胡久序回忆道,当时妇产科里人很多,医生、护士们都忙得团团转,谁都没空搭理她。于是,她便自己到医院的墙上去看那些医生的简介,心想着只有年龄最大的几位可能会对张辩真有些印象。

“我当时找到了两位年龄超过70岁的医生,便去向她们打听。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一位不在,她们实在太忙了,我不敢多耽误,就很简明地只问另外那位老医生,你认识张辩真医生吗?”胡久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谁知对方反问道:“我知道啊,她现在住到歇台子附近的,你找她有什么事?”

胡久序大喜,甚至有些难以置信,连向她解释自己找张医生的原因。那位老医生听了以后,也颇为欣慰,便把张辩真的详细地址告诉给了胡久序。

50年后两家人相聚

胡久序展示她们的合照

得知张辩真的住处以后,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喜出望外,饭都没吃,什么都没买,就急不可耐的立刻上门拜访。

“我们沿着那附近几条街找了好一阵,才终于找到。她的女儿见是两位老人登门拜访,就把我们请进屋去。”胡久序说,当她隔了50年,再次看到张辩真时,竟发现她脸庞的轮廓、神态,都和记忆里的张医生一模一样。

“张医生94岁了,耳朵有些听不清,但看上去还是健朗。她从女儿转述的话中,也能明白我们是在讲什么事情,但她对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经她手接生,和我情况相同的人实在太多。”胡久序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也是从这次谈话中她才获知,当年张辩真离开医院,是去了乡村当“赤脚医生”。

“这次见面没有一点生疏的感觉,大家一起寒暄、畅聊,竟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只是这次我们去的匆忙,连一袋水果都没买,我想等儿子回来后,再亲自带着儿子,好好的再去拜访。”张辩真说,世间事就是这么奇妙,能再见的终究能再见。

50年了,两人居住的地方不过相隔几公里,时间却一不小心造出了那么多道墙,隔开那么多的人。这次,有心人总算相聚,了却了胡久序积压了半个世纪的心愿。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范圣卿 文图

原标题:你会去找你的接生婆吗?她寻了半个世纪,想再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