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口县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 “蛛丝马迹”不放过

01.03.2017  05:37

  “如果不是组织及时‘扯袖子’,说不定今后我的错误会越来越大。”说起去年被谈话提醒的事,城口县高楠镇党委委员张某至今仍深有感触,“这对我是一个警醒,也是一种鞭策。

  由于在矛盾调解过程中没有注意方式方法,张某被群众举报。随后,其行为被高楠镇党委定为“蛛丝马迹”问题,镇党委书记郎力对其进行了提醒谈话,并予以通报。

  像这样的“蛛丝马迹”问题,过去一年,城口县共发现1896个,按照黄色、橙色、红色三色分类,全部进行了销号处理。

  用郎力的话来说,“蛛丝马迹”问题处置办法,为基层全面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提供了制度依据,“真正把抓早抓小抓苗头落到了实处。

  27种“蛛丝马迹”问题 按程度分类处置

  去年4月,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举措,城口县委出台了《城口县党员干部“蛛丝马迹”问题发现及处置办法(试行)》。

  该办法明确了27种情形为“蛛丝马迹”问题,包括工作散漫;热衷借同学会、同乡会、同事联谊、战友聚会等名义搞吃吃喝喝、团团伙伙;同事之间称谓低俗,自称或接受下属称呼“老板”、“老大”、“大哥”;喜欢讲排场比阔气等等。

  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办法明确了13个发现渠道,包括通过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上级有关部门和市委巡视组反馈、信访举报、专项检查、核查个人事项报告、媒体舆情披露、民主测评等。

  “我们对发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划分为黄色(轻微)、橙色(一般)、红色(较重)三类,并实行台账管理。”城口县纪委负责人说,县管党员领导干部“蛛丝马迹”问题,研判结果为黄色的,要进行函询或进行谈话提醒;研判结果为橙色的,要进行约谈,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研判结果为红色的,要进行重点约谈,指出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其他党员干部的“蛛丝马迹”问题,则由各单位党组织按“三色”分类处理。

  “通过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将干部管理落实到日常。”城口县委负责人表示,“小节”不小,希望通过制度,在“好同志”和“阶下囚”之间设立“缓冲地带”,改变要么“好同志”要么“阶下囚”的情况。

  每月报告 倒逼执行

  事实上,一开始该项制度的推行,并没有设想的那么顺利。该县纪委组织部部长熊莉说:“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小问题,没引起重视,甚至觉得有些小题大作。

  为强化对“蛛丝马迹”问题的认识,去年5月,城口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健全“蛛丝马迹”问题定期报告制度,明确各级单位要为每名干部建立台账,每月书面报告“蛛丝马迹”问题发现情况。该县纪委加强明察暗访力度,“如果因单位主要负责人疏于管理监督,干部出现明显‘蛛丝马迹’问题而未发现或发现但不上报、不提醒、不纠正,造成影响或违规违纪的,严肃责任追究。”县纪委负责人说。

  如此倒逼之下,该县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实现了层层传递,得到了有效压实。去年一年,该县发现“蛛丝马迹”问题1896个,其中黄色1852个、橙色38个、红色6个,免职、调离岗位3人,全部进行分类处置。

  该县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报告制度。比如指导各单位认真甄别收集到的“蛛丝马迹”问题,对属实的,在及时谈话帮助整改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范围,避免问题扩大化;对存在“蛛丝马迹”问题但及时改正的干部不搞“一票否决”、全盘否定。

  防微杜渐 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防微杜渐产生的叠加效应也逐渐显现。“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节日期间,我们明察暗访,发现的情况都远比过去好得多。”熊莉说,这一制度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自觉。

  城口县确实尝到了甜头。“可以说,‘蛛丝马迹’发现及处置办法,让我们顺利通过了换届大考。”县委一负责人说。换届期间,该县纪委对全县25个乡镇(街道)和62个县级部门开展廉政回访考察,通过反向民意测评收集到26个领导班子“蛛丝马迹”问题线索229个、146名领导班子成员“蛛丝马迹”问题线索1152个。同时,通过个别谈话收集到领导班子“蛛丝马迹”问题线索117个、257名领导班子成员“蛛丝马迹”问题线索354个,其中作为案件线索移送32个,并按相关程序进行了处置。

  目前,该县还在探索拓宽监督渠道。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一级管一级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外亲属圈、朋友圈、同学圈等方面情况的了解,切实让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成为常态。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