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司法局创新“四化”模式 推动精准普法

20.04.2017  16:10
为全面深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切实提升市民群众普法宣传教育满意度和知晓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沙坪坝区创新“四化”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数据化研判,明确普法方向。依托26个司法所、37个法律援助站点、33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设置法律需求留言板、法律咨询、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百姓群众开展最想了解的法律知识、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和最喜欢的法治宣传形式和载体等需求的调查、征集、整理和分析。今年以来,累计梳理36489人次的法律需求4186条。
    二是项目化推动,优化普法阵地。在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法治文化小区“1113”普法阵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人民调解四进,探索建立集法律服务、法治讲堂、法治宣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派出所一法治宣传站”,“一村居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点”,切实发挥普法宣传教育阵地的片区辐射作用。
    三是特色化项目,整合普法资源。充分发挥沙区文化大区优势,打造具有沙区特色的普法项目,与西政合作建立“一对一”普法进户志愿团,与重大合作建立高校法治文化中心工作站,建立包含公益律师、学生普法志愿者、社区普法志愿者和机关单位普法志愿在内的沙坪坝区普法学法用法讲师团,深入镇街、村社、学校、家庭,收集居民群众普法需求2000余条、开展普法5300余场次,入户解答解决法律问题1100余户,编撰、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上门为群众解决困难500余次,形成沙区特色的普法名片。
    四是分类化实施,提升普法效果。将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作为普法重点人群,以“法律进学校”重延伸,“法律进单位”重带动为标准分类化实施普法计划,积极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建立沙坪坝区机关干部法治知识学习考试网、组织旁听法院庭审、举办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进校园等多种法治实践活动,印制机关干部普法手册6万套,编印小初高学生普法读本10万本,配套设计普法动画片并制作7000余套,进一步提升普法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