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好无缘贫困助学金”有其合理性

14.10.2015  07:23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发布了过去15天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餐费平均值在年级前10%的同学,将取消贫困生资格。这是为助学金评定做准备。

(10月13日《武汉晚报》)

舆论几乎给予了一边倒式的质疑和批评,很多人认为,贫困生不一定整天吃“贫困饭”,贫困生也有吃“好饭”的权利,这是对贫困生的歧视,很不公平。

笔者全面阅读了这则新闻之后,发现人们过度解读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做法,评论有失偏颇。其实,所谓的“女生中晚餐消费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是学生自己推算的一个结果,并不是学校设定的具体标准,学校只是大致确定了一个“前10%”。

按照常理,因受家庭条件所限,大多数贫困学生在食堂消费都比较节俭,当然,例外情况也存在,但那只是少数,或者极少数。而学校只把食堂消费水平排在前10%的学生排除在了申请贫困助学金的范围之外,其余90%的学生都具有申请资格,显然,绝大多数的贫困生在这90%的范围之内,学校划定的比例误伤贫困生的概率很低。

再者,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外宣办负责人的说法,食堂消费状况只是评定贫困生助学金的一个参考因素,并非一刀切式的硬性规定。

众所周知,大学确定贫困生是一道难题,如果仅凭学生自述或学生家乡开具的相关贫困证明来确定贫困生,很容易给一些学生弄虚作假留下空子,而在现实中,非贫困学生冒充贫困学生领取助学金的现象并不鲜见。鉴于此,把食堂消费水平与贫困生助学金评定挂钩,也是一种致力于让贫困生助学金评定更符合实际的有益尝试,如果学校不以这种尝试为唯一圭臬,而是综合考量学生的衣食住行消费情况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那么,评定标准就更科学合理了。李英锋(律师)

观点争锋>

吃得好无缘助学金”是对贫困生的歧视

看一个人的家境条件,看其吃得怎样,算是一个可资参照的方面。但吃的好坏只能参考,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甚至不能作为正式的参照,因为有些人或许家境不好,可能在其他方面很节俭,但在饮食方面,却更舍得开支,而考核时间仅15天,又何以保证真实、客观?重要的是,这是对贫困生的歧视,这是否意味着贫困生只能低于6.2元的吃饭消费?给贫困学生限定如此低的吃饭标准,甚至就是对学生基本生存权利的干预,这也会深深地伤害贫困学生的自尊。

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本是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忽视对贫困学生尊严的保护。吃得好就取消助学金,表面上来看,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深层来看,还是没有用平等思维来对待贫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助学金帮扶贫困生的积极意义也会大打折扣。戴先任(职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