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粗粮虽好 不能多也不能太少

04.04.2015  09:37

粗粮有益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吃粗粮的精髓所在。下面,就介绍一些吃粗粮的常识。

第一,粗粮吃得少,起不到预防慢性病等多种保健作用。但长期大量食用,又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100克粗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的量占主食总量的1/3比较合适。

第二,粗粮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如果吃的粗粮制品中含水量较少,比如杂豆饭、玉米窝头等,就要适当多喝水。

第三,老年人、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于这类人群而言,除了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等易消化的粗粮,并适当减少吃粗粮的量,还可以通过改进烹调方法来提高吸收率,如把粥煮软烂黏糊、粗粮磨粉等。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粥越软烂黏糊,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也就越快。

第四,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丰富,适合血脂高和肥胖者;红豆、薏米利尿去肿,适合水肿体质人群;体质较热者可多吃绿豆、荞麦等寒凉滋润的杂粮;寒性体质者则应选择高粱、红小豆、糯米等偏温热杂粮;胃肠不好的人可以选择小米、大黄米和糙米,这类粗粮煮粥吃容易消化。

第五,红豆、绿豆和黑米等颜色深的粗粮多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抵抗衰老。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类物质是非常有利的。《生命时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