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投资理财失败,公司主管向25名同事借300多万后失联

26.02.2019  14:43

因“理财”失败,重庆两江新区一大型民营企业中层主管以“借钱”为幌子弥补债务窟窿,先后诈骗单位同事25名,共计金额300余万元。今(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公安分局获悉,两江新区警方已成功侦破该案。

中层管理人向同事“借钱”后失联

△张某多次在微信上跟同事借钱

去年12月中旬,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大竹林派出所接到辖区某民营企业管理人员报案,称该公司一中层女性管理人员张某未到公司上班多日,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且该公司部分员工反映,张某曾通过不同方式和理由向员工“借钱”。

民警调查发现,从2011年以来,张某曾先后向该公司25名员工“借钱”,涉及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两江新区警方在取得张某涉嫌诈骗的证据后,立即将其上网追逃,兵对张某家人、亲属、朋友进行法制宣传,敦促其投案自首。

她四处借钱买房买车买门面

今年2月16日,张某到大竹林派出所投案。据调查,今年37岁的张某,在一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部工作。

张某交代称,2011年,她来到该公司上班,见房地产比较景气,决定投资门面,等涨价后,半年出手,炒个短线,赚笔快钱。

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她先后在璧山、大学城、两江新区等范围内买了4个门面、购买了一套房和一辆奥迪轿车,首付140万全部是编造各种名义向同事及民间“借贷”,其余全部办理银行贷款。

张某说,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在3000多元,每月房贷、车贷,以及还借贷金额都是数万元,她的工资完全入不敷出。

刚开始,张某想通过办理信用卡,滚动取现,通过时间差来解决还贷的问题。到了后来,各种利息、还款金额越来越多,信用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她又想到通过办理小额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总共办理了200万元的小额贷款。然而,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欠了90多万没还。

同时,张某还通过手机在60多个网贷平台借款,尽量弥补欠款,没想到窟窿不但没补上,反而窟窿越滚越大,欠款越来越多。其间,张某也想通过变卖手中的门面来抵债,但是当时市场不景气,只好亏本打折卖出,资不抵债。

面对各路上门催款她“一走了之

2014年,张某调到该房地产公司总部,负责销售工作。为尽快“还清利息和贷款”,张某将目光瞄准同事,在明知自己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还清债务的情况下,编造了各种理由向同事“借钱”,累计向身边25名同事“借款”,金额达300余万元。

张某称,她知道自己根本无法支付各种利息、偿还清各种贷款和债务,只是不敢面对现实,总想着编造各种理由“借钱”勉强维持当前的现状。到后来,房子被银行冻结,车子被扣押,还有600余万的欠款未偿还,亲戚、朋友、单位同事、贷款公司纷纷上门催款,她实在坚持不下去,关掉手机,“一走了之”。

目前,张某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受害人:以为她有偿还能力   借钱目的资金去向都不了解

受害人之一的黄先生是张某同事。他称,张某是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工资收入应该比较可观,所以一直没有质疑其偿还能力,也未对其借钱的目的、资金去向进行了解,直接分4次向张转账约70万元。

其间,黄先生也曾向张某催还借款,但都被张某以提成还没有发下来,手中无多余周转资金、过几天再还等为由推脱、拖延。

张的同事陈先生说,当时张以打点关系为名向其借4万时,他根本没有怀疑,想到她只是应个急,应该很快就会归还,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