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绽放的“检花” 80后女公益诉讼检察官的一天

16.09.2019  11:34

    当一位身着制服拖着行李箱的女性从你面前走过时,你或许会不由自主地猜测她的职业。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名80后的公益诉讼检察官,而这看上去与登机箱类似的是特制的公益诉讼取证勘察箱。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叶玲玲是重庆市北碚区检察院检察五部的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今年是她从事公益诉讼工作的第2个年头。到目前为止,她共参与了30件公益诉讼案件。公益诉讼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新职能,对已进入检察系统16年的叶玲玲来说,也是一项新的挑战。从2017年7月起,重庆开始正式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监督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等领域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作为一名10岁孩子的母亲,每个工作日早晨,叶玲玲将孩子送到学校后,会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换上制服,整理好领带,佩戴好检察官徽章。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简单吃过早餐,叶玲玲来到案件讨论室。和同事们讨论目前手头的案件进展和当天的计划安排。从线索查找、调查取证,到立案、现场勘验、案件讨论、发送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有一套非常规范的作业流程,对叶玲玲来说,案件在不同阶段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心细如发地处理好。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分配完任务后,叶玲玲和同事带着公益诉讼取证勘察箱即刻出发。公益诉讼检察官的出行一般2至3人一组,协同完成任务。今天的任务是到北碚城区内的龙凤溪进行整治后的“回头看”工作,以确保治理效果。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距河流治理已有一些时日,之前到达河边的路已经被茂密的草木覆盖。叶玲玲趟过杂草和灌木向河岸靠近。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当她俯身观察小溪流水质并采样的时候,手臂和小腿已被蚊子叮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疙瘩。而看着之前排出污水的排水管道正流淌出清澈的净水时,叶玲玲觉得他们之前的付出开始见成效了。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来到岸边,叶玲玲和同事用无人机记录下此刻的水域环境,以更全面地掌握流域的情况并存档备案。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回到单位已过12点,一碗蛋炒饭、一碗抄手、一块西瓜构成了叶玲玲的午餐。叶玲玲说“有时案件地点较远,只能一口气巡视完,就没时间吃午饭了。”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吃完午饭,叶玲玲开始整理公益诉讼勘察箱中采集的样品。运用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如有异样将移送专门的检验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叶玲玲对一天的案件巡视情况进行记录整理。桌上摆着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叶玲玲说,我们所办的公益诉讼案件也涉及到食品安全。有一次整治了校园周边的垃圾食品商店,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保护了和自己儿子一样的孩子们的健康。工作疲惫的时候,看着照片上幸福的一家三口,顿时又充满了力量。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工作之余的叶玲玲,利用一切时间尽着一位母亲的责任。儿子10岁了,正读小学四年级,有着小男孩调皮的天性。叶玲玲不免有些焦虑,想着还有两年孩子就要读初中了。而每天晚上,除了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还需要完成课外的作业。带孩子洗漱完躺下已是22:00,叶玲玲开始了自己的进修时间。由于公益诉讼涉及的领域广泛,必须自己学习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国有资产、国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便更专业地监督相应的行政机关。同时,还时常需要制作ppt,以便于和同事们在自发组织的检察官小课堂进行交流学习。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叶玲玲说,作为检察官,过去一次只能保护一个当事人。而如今,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能通过对各个行政机关的协调,让大家合力履职,为老百姓着想并解决问题。叶玲玲觉得,能够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环保和食品安全出一份力,自己的付出就有意义。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和叶玲玲一样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检察官们,“走出去”是他们的工作常态。重调查、讲事实,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为做好公益诉讼工作,为了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他们跋山涉水,永远在路上!新华网发 (李林娟 摄)

编辑: 李华曾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