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爆软肋 我市启动首个80后干警培养计划

05.05.2015  11:28

一项针对80后检察干警的问卷调查,1/3的青年干警对目前工作能力“不满意”或“没感觉”;对工作难题的解决方式有的青年干警直接选择“回避困难”……

这是“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对辖区九个区县80后青年干警,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

面对并不轻松的调查结果,该院在“五四”青年节正式启动了重庆市首个80后青年干警培养计划,试图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对80后青年干警进行全面的培养、提升。

问卷调查爆出80后检察干警软肋

一项看似简单的问卷调查,却暴露出了大问题。”5月4日,“五四”青年节,市检察院二分院检察长杨洪梅拍着厚厚一摞调查问卷说。

这一切得从眼前这份名为《二分院及辖区80后干警素能提升需求问卷调查》说起。

市检察院二分院下辖九个区县,其中80后干警382名,占总青年干警数的43%。基于这些80后青年干警在检察工作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该院组织了一次旨在摸底的问卷调查。

这项共有296名青年干警参与的问卷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却引人深思。

34.4%的青年干警对自己目前工作能力“不满意”或“没感觉”;

对工作难题的解决方式(多选),56.8%的青年干警求助于领导和同事,46.3%的青年干警选择网络参考,还有0.7%的青年干警直接选择“回避困难”;

对平时自我学习提升方式,2%的青年干警很直接地选择了“没时间,几乎不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问卷调查采取的是实名制公开调查,参与者的姓名和科室一目了然。组织者认为,出于可以理解的某些回避压力因素,有理由认为若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最后的结果更不容乐观。

被压抑的巨大能量

80后有着鲜明的成长和教育背景,但司法实践中需要的是业务精深、政治过硬、责任感强的青年检察官队伍。”经过对问卷结果的深入剖析,该院认为对80后青年检察干警的素质和能力,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度提升。

与此同时,参与问卷调查的青年干警也表露出了同样的渴望。

说心里话,不是我们80后干警太自我或懒惰,而确实是有些客观因素。”一位不愿具名的80后检察干警坦言,一方面青年干警在各单位都属办案主力,事务性工作多而杂;另一方面检察工作极为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心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难以兼顾其他。但这不代表80后干警就不爱钻研、缺乏责任感。

这位干警坦露的心声获得了同龄同事的共鸣。调查显示,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几乎困扰着这些青年干警。

但当这些看起来有些懒散、缺乏钻研精神和进取心的80后青年干警,面对是否有参与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时,99%的干警选择了“非常迫切”等选项。

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让我们先惊后喜,大出意料。”杨洪梅认为,这说明80后青年干警对业务素质能力的追求、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都有着被压抑的巨大需求。

新式“特训”助80后干警加速成长

释放压力,打造平台,构建青年干警快速成长的新机制。”市检察院二分院随机启动了一项首期长达三年的青年检察干警培养计划。

该计划彻底摒弃了以往突击培训式的模式,而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采取周末和集中学习的方式,对青年干警采取系统、全面的培养。其内容不仅涉及到检察业务知识,还囊括了体育、写作、心理沟通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

按照计划,该院对辖区青年干警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海选式”选拔,首批将各基层法院符合条件的73名干警纳入培养计划。

我们这次不是选精英来培养,而是把普通干警培养成精英。”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尽可能地采取的是“全员培训”,为此还制定了比例不低的末位淘汰制度,淘汰后出现的空缺由其他符合条件的干警递补。

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采取了专家型的导师制,不仅引入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还采取了案例研讨会、学术沙龙、技能比武等多元化的方式。除此之外,外派受训、上挂下派实战型“赛业务”等新颖的方式也将实施。

我们仔细研究过培训方案后相信,经过三年的‘特训’,我们这些青年干警,将会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万州区检察院一位青年干警表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