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职场元年|龚轶:艺考生转型成空姐

10.07.2017  15:49

【人物介绍】 龚轶,22岁,重庆渝中区人,2017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乘专业,现就职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个人感悟】 生活总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的变数,就如我从一个艺考生转变为如今的空姐,生活中每一个机遇都不应该错过。虽然做为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但还是应该时刻警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升,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了好的素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现在回想起当初选择空乘专业,我还是觉得很意外。”龚轶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乘专业2017年的毕业生,出众的气质和姣好的身材,让她顺利进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为一名空姐。

但说起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让不少人都大跌眼镜:她高中曾是一名励志通过艺考参加美术专业考试的学生,偶然的机会,让她从艺考考生华丽转型为一名空姐。

偶然机会,艺考生接触空乘专业

龚轶是重庆渝中区人,今年刚刚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乘专业毕业的她,如今已经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说起自己成为空姐的经历,龚轶仍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高中时,龚轶原本学习的是艺术专业,准备通过艺考画画考入理想的院校就读。“当初真的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跟空姐沾上边。”龚轶说,高三时偶然听到老师提起有空乘方面专业在学校面试招生。

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龚轶说,想到参加面试也许能让自己多一个选择,加上自己对于空乘这个职业的好奇,在父母的鼓励下龚轶参加了面试考试,并最终顺利通过严格的面试。

对于这样的结果,龚轶坦言自己和父母都未曾想过能够如此顺利的通过面试,但到底是该坚持自己长期以来训练的画画继续参加艺考,还是报考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学习空乘专业?龚轶与父母商量多次后,最终决定报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既然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不应该放弃。”龚轶表示,自己对空乘专业有了更多了解后,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并着手开始准备文化课考试。

光鲜背后,她每天付出大量努力

高考成绩出炉,龚轶成功考上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乘专业。

我甚至开始幻想自己在空乘专业的大学生活,幻想成为空姐的样子。”龚轶表示,但现实与想象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学校不仅管理严格,所学的东西也相对较为枯燥。

龚轶介绍,学校采取半军事化教学,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不一样,每天早上都需要早起跑早操,不仅平时要求着统一的校服和制服,连上课也要排队列。

大学的考勤甚至比高中更为严格。”龚轶介绍,辅导员不仅每天晚上10点半准时查寝清点人数,连周末和节假日离开学校也需要学生提供父母身份证的传真件才能准假。

龚轶坦言,学校的严格管理起初让她很不适应,但慢慢地她咬牙坚持过来了。

勤学苦练,毕业后终于圆梦空姐

除了生活中与预期中的大相径庭,在校的学习生活也让她一度十分不适应。龚轶介绍,首先给她一个下马威的就是形体课和妆容课。

形体课需要练习学生的姿态,上课的时候双腿之间夹纸、头顶顶本书练习站姿,嘴上还会含上筷子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一天高强度的训练下来,让龚轶十分吃不消。

一天的课程下来,全身疲惫不堪。”龚轶介绍,由于长时间站立,双脚常常站肿,面部肌肉也笑到僵硬,而这些辛苦龚轶也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从未将在学校的辛苦告诉家人。

经过两年高强度的训练,龚轶面临所有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找工作。

面试之前十分紧张,面试对身高、外形、语言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都极高。”龚轶介绍,自己幸运地进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实习,从最初的地面服务人员到进入飞机成为空乘,耗费了一年多时间,坚持不断的努力也终于得到回报:终于圆了成为空姐的梦想。

不断总结,她希望能有更大提升

龚轶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每天的作息时间都相当不规律,有时晚上8点就需要睡觉休息,而有时到凌晨4点才下班。

在慢慢适应和习惯这种不规律工作的同时,龚轶也越发热爱如今的职业,每天遇到不一样的旅客和不一样的突发事件,也让她学会了随机应变处理各种请客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不同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的性格比较直爽,受了委屈就一定要说出来。”龚轶说,参加工作后让她在性格上也有所改变,相对于以前变得更有耐心,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也更加能够冷静的思考。

对于自己如今的工作,龚轶表示自己作为一个“95后”职场新人,在工作中仍然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够好,还需要自己不断总结和提升。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充分利用起业余时间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在不断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同时也锻炼出良好的身体素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杨辛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