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胡启芬用母爱创造生命奇迹唤醒“植物人”女儿

23.12.2014  20:40

 

巫山胡启芬用母爱创造生命奇迹 唤醒“植物人”女儿 巫山县两坪乡女童向思睿两岁时摔伤成“植物人”,但她的父母没有放弃孩子,30岁的妈妈胡启芬坚持照顾她,并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听儿歌,坚持大半年后奇迹终于出现,孩子竟然恢复了意识和知觉,治疗前景也变得更好了。 回忆:乖女儿曾是家里的幸福 11月6日,在县医院二楼儿科9号病床,3岁多的向思睿因感染病毒性疱疹被送到这里治疗。 记者采访时,她躺在妈妈胡启芬的怀里,正在输液。谁能想到,这个年仅3岁的小生命,因头部摔伤,躺在床上已近1年。 小思睿现在已能轻微地睁开眼,妈妈给她翻身换衣服,她也能较好地配合,由于父母的精心照料,她的情况总体比较好,如果不仔细看,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玩累了躺着休息或者感冒了打针后有些困的孩子。 胡启芬跟女儿睡在一张病床上,母女俩有着极其相似的脸庞,她亲了亲女儿有些发白的小脸,眼里闪动着泪光。 说起小思睿出事前的情形,胡启芬脸上悄然掠过一丝幸福。她回忆说,女儿两岁多时便已学会全部单音节字母,特别聪明伶俐,不仅生活独立,还十分体贴人,父母偶尔有个感冒发烧,女儿就会把饭菜端到父母面前,还给父母夹菜,特别乖巧可爱。“平日里,思睿最喜欢的是照相,常摆出各种姿势,让我们用手机给她拍照。”胡启芬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相册,照片上,小思睿灿烂的笑容逗人喜爱。 心酸:平房顶上摔下造成重伤 2013年11月17日,是胡启芬永远忘不了的日子。当时是蜂窝煤厂工人的胡启芬忙完家里的琐事,又到楼下蜂窝煤厂做活去了,小思睿则像平时一样在邻居家和小伙伴玩耍。   “她可能是想妈妈,并没像以往一样跟到厂里找我,而是趴到前往蜂窝煤厂需要经过的一层平房的房顶边上看我,我听到‘咚’的一声,很快有人说我家小娃出事了……”胡启芬说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随后小思睿被送往三峡中心医院,因颅内、口、鼻、耳大量出血,头部损伤严重,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 术后的小思睿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由于每天探望时间仅半小时,胡启芬思女心切,常无意识地跟在街上与思睿年龄相近的孩子后面,或者来到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守候。 最痛心的是,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10多天后,面对每天5000多元的治疗费,胡启芬夫妇俩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插着氧气管的孩子回到了家里。 守望:妈妈每天讲故事唤醒女儿 起初,小思睿插着胃管(后改为注射器注射流食)维持生命。在此期间,夫妇俩带着孩子往返于县医院、三峡中心医院、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不仅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孩子身上,而且还找亲戚朋友四处借钱,先后花去了40多万元。 胡启芬在治疗时听医生说,多喊女儿的名字或者多给女儿讲故事,可刺激孩子的神经,有助于孩子早日恢复意识。虽然当时女儿没有意识,但胡启芬坚信,乖巧的女儿一定能醒过来。 因女儿出事前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为此,胡启芬特地从书店买回《好妈妈讲故事》等书,每天坚持给女儿讲一两个故事,有时一个故事要重复讲几天。她还经常把电视调到儿童频道,并特意托熟人买了个随身听,放一些儿歌给女儿听。 除了每天坚持让女儿“听”以外,胡启芬还为女儿活动四肢,以防肌肉萎缩,并四处筹钱救治孩子。 今年8月的一天早上,胡启芬给女儿讲完故事后,女儿突然用右手捏妈妈的手。“女儿醒了!女儿醒了!”……胡启芬高兴得跳了起来,并喊回正在做工的丈夫,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胡启芬说,目前孩子不仅个头长高了一大截,而且两只手也能小幅度活动了,右手还能拿东西吃,有了疼痛知觉,并知道哭闹。 主治医生:孩子康复的希望非常大 据县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严世统介绍,思睿术后近一年时间,因无钱没得到最好的治疗,目前神志欠清、左侧肢体活动受限,不能行走、不能言语、眼睛看不见,但比刚出院时好了很多。 通过近几天护脑药物使用后观察,孩子恢复效果良好。若能坚持治疗,康复希望很大,生活可望实现完全自理。   “只是营养神经、护脑等药物费用较高,康复时间漫长,至少还需要20万元左右的医疗费。”严世统感叹道,“孩子生命力如此顽强,如果只是因为钱不够、康复治疗不力,造成孩子恢复不好,那将是让人非常痛心和遗憾的。”